言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火红年代从街道办开始 > 第411章 欢迎加入华润(2/3)
也没想好!”

    张远山微微一怔,立马问道:“宋老弟,莫非还有什么顾虑不成?”

    “那倒不是!”宋远摇摇头笑道:“丁总、张总,主要是东风厂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期,年之内很难有新的突破了!”

    “哦?愿闻其详!”张远山不太懂重工业,便请教起来。

    “是这样的,重工业的发展是和很多方面息息相关的!大家看我们厂这两年发展很快,连续造出来三款车,其实这都是建立在第8届广交会时和美国商人换来的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生产线和技术上的!”

    这个不难理解,丁固和张远山都点点头。

    “如今我们厂已经初步掌握了这引进来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车用的都是这一套动力,可也不能一套动力换壳生产五六种车型吧,性能都差不多的情况下,这是浪费资源!”宋远继续解释道。

    丁固和张远山继续点头表示理解。

    “目前我们想基于这套引进的技术加以改进,和我们合作的华清大学汽车系几位教授也有些思路,可实际上却有很多困难!”

    “比如说在材料上,需要更好性能的合金;比如说在机械加工上,需要更好的多功能组合机床;比如说在性能上,需要更大功率的锻压机等等!”

    “而这些材料、设备都不是我们东风厂能解决的,还依赖国内许多厂家的努力!”

    说到这丁固和张远山自然都明白了,这些问题解决不了,东风厂想提升发动机的性能也办不到。依靠八级工手搓几台高性能发动机倒是有可能,可是不能大规模生产还是没什么用。

    而且就算生产出来几台,材料不过关的话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大堆问题。

    难怪宋远说东风厂已经到了瓶颈期,什么时候能突破也不确定了!

    丁固想了想问道:“那不能再从国外引进技术吗?”

    宋远摇了摇头:“丁总您有所不知,上次能引进这条汽车发动机生产线已经是运气好,用古玩界的话说叫捡漏!”

    “主要原因就是二战后汽车发动机技术发展的很快,那条生产线不过用了十来年就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比如说我咨询了华清大学的教授们,50年代初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