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事相告。据臣所知,洪武十一年,也就是今年,北元的元昭宗爱猷识理答腊病死了。这事儿北元现在还没传出来。臣以为,此事与北元求和必定有关。”
朱元璋闻言,顿时神色大变。他瞪大了眼睛,看着江临,说道:“此言当真?”
江临点了点头,说道:“句句属实。”
朱元璋沉思片刻后,正色道:“若此事属实,那北元求和必定是内部出现了重大变故。”
此时,元朝使者正一脸期待地看着朱元璋,等待着他的答复。
然而,朱元璋却陷入了沉思,久久没有开口。
元朝使者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他心中暗想:这大明皇帝究竟在想什么?难道是对我们的求和条件不满意吗?
就在元朝使者心中忐忑不安的时候,朱元璋突然开口说道:“使者所言,朕已尽知。但和平共处并非易事,需双方共同努力。朕以为,你朝需向我朝俯首称臣,方可言和。”
元朝使者闻言,大惊失色。他连忙说道:“陛下,这……这恐怕不妥吧?我朝虽然退居草原,但也是一方霸主,岂能轻易俯首称臣?”
朱元璋冷笑一声,说道:“使者此言差矣。如今天下大势,已非昔日可比。我大明王朝国力强盛,疆域辽阔,岂是尔等小国可比?你朝若不愿俯首称臣,那便休要再提言和之事!”
元朝使者被朱元璋的话震得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想到,朱元璋竟然会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
俯首称臣?
开什么玩笑!
元朝使者被朱元璋的话震得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想到,朱元璋竟然会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
他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连忙说道:“陛下,您这是何意?我朝是带着和平的诚意前来的,为何陛下还要如此咄咄逼人?”
朱元璋冷笑一声,目光如炬地盯着元朝使者,说道:“使者此言差矣。
你朝求和,本就是出于无奈。如今,你朝内部必定政权尚未稳固。若是不愿俯首称臣,那朕又如何能相信你们的诚意?”
元朝使者心中一紧,他没想到朱元璋竟然如此洞察秋毫,一眼就看穿了他朝内部的变故。
他连忙辩解道:“陛下,您误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