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夫人,个个面如菜色,一步三歇。
终于,在此起彼伏的抱怨声中,远处飘摇的火光和城墙上的旗帜映入众人眼帘。
可算是看到希望了。
队伍渐渐嘈杂起来,所有人下意识加快脚步,就盼着能赶紧找块地儿歇息,哪怕是马棚也无所谓了。
今天他们真是折腾惨了。
谢瑜睡醒一觉,在进城时刚好醒来,小肚子发出一阵咕咕咕的呼喊声。
柳萦萦一听,笑着看向她,从怀里掏出顾明舒在村子里买来的青团,“妹妹,饿了吗?吃块青团吧。”
吃点先垫吧垫吧,一会儿还要吃美味的饭菜,别把肚子撑着了。
青团?这是什么?
谢瑜从没吃过。
她小手接过青团,左右看了看,又跟小狗似的嗅嗅,惹得崔六娘面露疑惑。
“怎么了,瑜儿?”
青团凉的也能吃,莫非她不喜欢?
谢瑜添了一口青团,趴在谢云澜肩膀上,眉眼弯弯,“没有,娘,我还没吃这种东西呢。”
崔六娘一听,心中立马难过起来,轻叹一声。
四房这是怎么在养孩子。
每年这个时候,府中都会用最嫩的野菜搭配各种山珍,做一批青团出来,供各房享用。
虽打的是忆苦思甜的名头,可这青团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件,她闺女竟然没吃过。
瞧孩子这可爱劲儿,崔六娘真想把四房所有人的脑袋拧下来做成青团。
当然,不是喂孩子,而是喂狗。
“小瑜尝尝,要是喜欢,娘得空再给你做。”
崔六娘不知道村民做的青团口感如何,但要是孩子喜欢,她也会做,晚上可以给孩子做些带着路上吃。
谢瑜乖巧点头,咬了一口青团,甜丝丝软糯糯的口感深得她喜欢。
味道不错,清香扑鼻。
驿站到了。
两盏写着驿站二字的大灯笼高高悬挂,大门虚掩,赵明跨步上前拍门。
跟前来开门的驿卒说了两句,乌泱泱的一群人就被赶进院子里。
这个驿站还挺大,前厅后院,还有东西两侧的厢房,加起来比寻常三进的宅院都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