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让李嗣业一辈子也难以忘怀。
“未知这位兄台尊姓大名?为何一直紧随我等左右,莫非有重要事情相商?”
由于辈分之故,问话的任务自然落到了年岁稍长的荀彧身上。
李嗣业面色微红,本欲编个理由搪塞过去,然而一想到若是令主上失了这两位英才的支持,则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即改口坦诚道:
“不瞒两位,末将奉主公之命,欲了解二位所居何地,打听了之后,再由我主亲往拜访!”
他双手抱拳行礼,姿态从容得体。
这样的举动赢得了荀氏兄弟的赞赏。
“敢问兄台,贵上究竟何人也?”
此次发问的是荀彧。
观李嗣业仪表堂堂,显非池中之物,显然是位将军级别的人物。
“不敢欺瞒,吾主便是张易张云骥。”
李嗣业语气压低,显得格外慎重。
闻言后,两兄弟反应各异。
荀攸率先询问:“难道就是那位一月之内接连拿下南阳二十五座城的太守张易张云骥吗?”
荀攸对军事有着深厚的兴趣,有关张易收复失地的消息即便是身陷囹圄也能有所耳闻。虽然后来得知领军的是薛仁贵和岳飞,但他明白这两位均受张易指挥,因此将其归功于张易亦不过分。
荀彧则更关切:“莫非即是那改良农具,发明出闻名遐迩的张易犁之人?”
对于农事改良,荀彧更为敏感,认为这对黎民百姓至关重要。他曾亲自观察过张易犁的实际效果,对其创新意义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对张易乐于助人的精神表达了深刻的敬意。
“没错,两位提到的人确实就是我的主公。”
李嗣业的语气温和平稳。
两位对望一眼后,荀彧提议他们愿意前往拜访张易,但被李嗣业婉拒。他说,主人向来看重礼仪,断不会让人家的贵客屈尊前来。
最后,李嗣业获得了两兄弟住所的具体信息,回去向上级汇报时,语气间满是自豪:“主公,一切正如您预料,过程顺利无阻。”
听完汇报,张易频频点头,“真乃英雄所见略同,李嗣业你不仅武功了得,更是足智多谋。”
随即命令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