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事宜,并特别叮嘱不能影响到主上的大计。
在一片和气中,两人计划次日一早拜访二荀。张易的心里却已盘算好了,如何既能邀请得动荀攸,也能让荀彧心甘情愿加入他的行列。尤其针对荀彧而言,后者更倾向于恢复汉室权威这一点上,将会是一大难题。
荀彧的观点与这并不相符。
要知道,荀彧是对汉室极为忠诚之人。
与支持曹操接受九锡的荀攸不同,荀彧始终自视为汉朝臣子,甚至在曹操统一北方、眼看即将统一天下时,荀彧依然劝说曹操归政于天子。
对于拉拢荀彧一起奋斗,张易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汉室的存在,
他只能采取见机行事的态度。
而提到荀攸,张易则感到更为自信。
许多名门望族并不倾向于将全部筹码押在一个人身上。
他们更愿意广泛撒网,无论是将来哪方获胜,荀氏一族总能确保延续。
若将所有资源都投入给单一人物,万一该人战败,他们如何自保?
投降?他们毕竟是半圣之家,这会显得多么失面子!
灭族?家族如何维系?
袁绍和袁术麾下均可见荀氏族人的身影。
当前看来,最有希望成就大事的是袁家,毕竟有着四代三公的辉煌历史。
但荀彧和荀攸却有不同看法。
荀彧认为袁家动机不明,而且袁术和袁绍二人个性上的重大缺陷令他对二者前景持悲观态度。
而荀攸则持有与兄长相似的看法,认为一个愚钝一个优柔寡断,为他们出谋划策几乎是一种折磨。
虽然他们认同多方面投资的策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随便跟随。
张易突然出现,并连续战胜袁术与孙坚,这一壮举已引起多个大家族的注意,当然,荀攸和荀彧也不例外。
不过两人目前仍在观察中。
在荀彧眼中,张咨与董卓关系密切,因此担心张易也可能效忠董卓,沦为他的爪牙。
荀攸则因其个人遭遇,尚未有机会前往南阳见张易。
然而,荀彧对张易的看法已经开始转变。如果他真的是董卓的爪牙,没有道理还要拉拢荀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