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 第14章 这是什么意思?(3/7)
认为他们能够满意这样的朝廷吗?”

    “若你心怀民众,理应努力实现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让黎庶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这正是他们最深切的期望啊。”荀彧闻言沉默,空气中只剩下一片静寂。

    不同于荀彧,荀攸对张易的观点深感赞同。他之所以暗地策划除掉董卓,其出发点也是基于董卓掌权对民众并无裨益,故有此举,并非是对汉室本身的忠诚使然。

    “文若,你知民间的疾苦与抗争有多强盛吗?陈胜、吴广  和近期的黄巾军,都是民怨激化的真实案例。”

    “数百年前,民众的力量  了秦朝,今天的历史也在昭示同样的规律,人们已经不满汉廷了。文若,这是无法抵挡的趋势!”张易语罢,向前迈出步伐并拍拍荀彧的肩,“好好思考吧,文若,在你的内心深处,究竟是苟且残败的汉朝更让你挂心,抑或是深受苦难的百姓更为重要?”

    随后,张易转头对荀攸说道:“公达,明日前去董卓处告辞,日出之际我们即离开洛阳。明天清晨,你可以先行出城,在洛阳之外等候我。”叮嘱完毕,他向两位作了个揖礼,随后步出了荀府。

    “叔父……”目送张易离开,荀攸返回屋中看到了心神不定的荀彧,试图从张易的角度为他说句解围的话,因为他了解主公对于叔父荀彧的高度赏识。

    可是荀彧却打断了他的言语,挥了挥手,蹒跚着退回自己的书房内。在那一刻,荀彧脑中仅有一个问题萦绕:效忠汉室,还是关注民生?

    无奈之下,荀攸叹了口气,回房开始收拾行李。第二天他们就要动身离洛,前往南阳等待与张易汇合。

    至于荀彧的命运,每个人都应追随自己内心的召唤,这道理同样适用于任何人身上,正如他自己也无法干预荀彧的选择一般。

    在行走于回营路上时,李嗣业侧目环顾四周确认无外人后对着张易道:“主公,荀彧对汉室简直忠诚得过了头。”

    张易长叹一口气,李嗣业见状站定了身子回过头望向那座寂静的府邸。两人心思相仿,当信念相左之时,终将成为对立面!

    确实,李嗣业钦佩荀彧的才华,但如荀彧不愿效力于他的主公,他也乐见英才的殒落!

    “文若先生,还是希望您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