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袁燕 > 第311章 “七大恨”(2/3)
在医官头上,把所有给郭奉孝看过病的都给杀了,简直不可理喻。最终招致吉平太医的反抗,曹操不知悔改,还杀光了吉太医全家,让天下医官寒心!”袁熙这是少有的全部真实的曹操问题,几乎直至曹操在被赵云射中后的情况,虽然袁熙不知道鞠义给那支箭下了什么毒药,但是现在来看,曹操的狂暴化如此严重,应该有点关系了。

    “这第六恨,当属天下士人之恨!曹操任人唯亲,身边主将不是姓曹,就是姓夏侯,全是他家亲戚。任用高官则是喜欢那些说好话的小人,但凡有人指出曹操的问题,不是被杀,就是被贬;要么就是任用自己同乡,那些人还大多品性卑劣!所谓的《唯才是举》更是谬论,若有才无德,将是天下的祸患,遗害极深!”袁熙前面的话可以说有些还有实据,例如主将人选大多是曹仁、夏侯渊这样的人,后面的话就是自说自话了,因为曹操在用人方面还是很厉害的,而且喜欢招纳名士,还是个能够听进去劝诫的,而乱世之时,才与德其实应该是才更重要,因为战争是不能讲道德的!

    “这第七恨,当属天下百姓之恨!曹操屠杀河北八万军民不说,他攻打徐州,屠徐州十万;破彭城,屠彭城;破下邳,屠下邳;讨宛城,屠宛城。走到哪屠杀到哪?你打仗就打仗,百姓何错之有,要成为你杀人泄愤、削弱敌人的工具?而且,曹操喜欢荒边御敌,强行迁徙百姓,致使很多百姓流离失所,无地可依,只能沦为他所谓的屯田军民,给他种粮驱使,如奴如婢!”最后这一点其实没什么说的,这个乱世里百姓是最苦的。但实际上曹操的政策是除了河北袁家这边对百姓最好的了。要知道汉末这个军阀混战的时代里,几乎所有军阀都在对治下的百姓竭泽而渔,像是董卓那类凉州军进入关中地区筹集粮草,就直接化身为盗,抢夺百姓口粮,而匈奴劫掠关中百姓时,反而无人问津。

    “好!好一个《七大恨》!”司马懿几乎是,袁熙说着,他用笔记着,边记还边夸赞!

    “不过,这不能体现我们的政策,怎么吸引人才呢?”这七大恨中,有一些是诸葛亮亲自见识过得,但是他还是很关心袁熙这边的政策能不能让天下士子知道,他这边的活被袁熙压的太多,确实需要人手,河北的世家还对诸葛亮有点抵触,导致诸葛亮招个人都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