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争论王国:儿童的奇思妙想世界 > 第284章 “人”的智慧:儒家思想的人性探索(3/5)
气一样,是光明的、积极的;人的恶性就像天的阴气一样,是黑暗的、消极的。

    他给皇帝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有一次,天上出现了日食。这就是天在警示皇帝,可能皇帝在治理国家的时候,没有发扬人性中的善,让百姓受苦了。皇帝听了很害怕,就更加重视儒家思想,用儒家的道德来治理国家。

    董仲舒还说,人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儒家经典,来发扬自己的善性,抑制自己的恶性。就像春天的时候,万物生长,人也要让自己心中的善像春天的植物一样茁壮成长。

    小朋友们,宋朝的时候,有一位很有名的儒家学者朱熹。

    朱熹认为,人性中有“天理”。他说,“天理”就像一个模板,规定了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朱熹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有一个书生,他很聪明,但是他总是喜欢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有一天,他突然生病了,病得很严重。朱熹就去看他,对他说:“你的病是因为你违背了天理。你虽然聪明,但是你没有按照天理去做人。”这个书生听了朱熹的话,很惭愧,就开始努力学习儒家的道德规范,慢慢地,他的病也好了。

    朱熹还说,人要通过“格物致知”来认识天理。他自己就做了很多这样的实验。他观察竹子,想要从竹子的生长中理解天理。他虽然没有完全从竹子身上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但是他的这种探索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当时和后来的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用儒家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发扬人性中的善。

    小朋友们,明朝的时候,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叫王阳明。

    王阳明小时候就很聪明,但是他也很调皮。他曾经对着竹子“格物”,想要像朱熹那样找到天理,但是他却生病了。

    后来,王阳明经历了很多事情,他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他说,良知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就像一颗明亮的星星。

    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他的一个仆人偷了东西,被抓住后,还不承认。王阳明就把仆人叫到跟前,对他说:“我知道你心中的良知是知道对错的。你现在偷东西,是违背了你的良知。”仆人听了王阳明的话,突然就哭了,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