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出主意说,放火烧山,介子推就会出来了。晋文公就下令放火烧山,可是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宁愿被烧死也不愿意出来。
大火熄灭之后,晋文公发现介子推抱着一棵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非常伤心,他下令在介子推死的这一天,全国不准生火,只能吃冷食,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后来,人们发现,被火烧过的山上,第二年春天,小草又重新长了出来。这些小草就像介子推的精神一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们在经历了大火的洗礼之后,依然能够重新焕发生机。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在古代,草的生机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象征着像介子推这样的忠臣的不屈意志。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王维吗?他是唐朝非常有名的诗人呢。王维写过很多关于自然景色的诗,其中就有不少是描写草原的。
王维有一次到了边疆,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草原上的草长得非常茂盛,就像绿色的海洋一样。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像波浪一样起伏。
王维看到这样的美景,就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虽然这首诗里没有直接描写草,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到,在那片广阔的大漠边缘,是有着大片的草原的。那些草为生活在那里的动物提供了食物,为人们提供了放牧的场所。
从王维的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草原的生态之美。草在草原这个生态系统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养活了很多的牛羊,是牧民们生活的依靠。而且“草”字在王维的诗里,虽然没有直接出现,但是却隐含在那片美丽的草原景色之中,就像一个隐藏的主角。
小朋友们,现在咱们要来讲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是蒙古的一位伟大的领袖。
蒙古人生活在大草原上,那里的草地非常辽阔。成吉思汗带领着他的族人在这片草原上生活。草原上的草为他们的马提供了食物,马是蒙古人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工具。
成吉思汗非常了解草原的生态。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让草地休养生息,什么时候可以放牧。他的族人在草原上放牧牛羊,牛羊吃了草之后,它们的粪便又可以肥沃草地。
成吉思汗凭借着对草原生态的了解,带领着他的族人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