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也正是在故意暗戳戳的指太子管理不当。
座上的宣仁帝听着顺耳的话,脸色这下还算好看了些。
这么多年了,他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明君,虽有想贪欲享受,但是百姓的生活安危,作为一个帝王来说,孰轻孰重,他还是有所分辨的。
大旱缺粮让怀州遭了难,一州之隔的盛都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
思索片刻,宣仁帝把问题抛给了下方的百官,开口说道:“关于太子和六皇子所说,你们其他人可有什么想法?”
闻言,原本还都低着头的文武百官,也不知道皇帝到底是什么态度。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是有一肚子话,但是没有人敢先开口的。
百官中,站在最前面的宁国公最是先开口说话。
“臣认为陛下这些年兢兢业业节俭入微,身子本就操劳过度,更需要重新修理下温庭来为陛下修身养心,陛下龙体大于天,区区一州的草民,怎么能与陛下的龙体相提并论呢?”
听到宁国公的话,前面的六皇子满意的勾起了嘴角。
“宁国公所言极是。”
“对对,陛下龙体为大宣根本,不可因小失大。”
宁国公这边说完,身后自然也免不了追随官员的附和。
殿内一众的附和声捧得天花乱坠,寻常人都难以逃脱,更何况是九五至尊。
“陛下,怀州饥荒非比寻常,难民食不果腹,恐怕在钱财上所花销的要比昔日更多,所以,臣附议太子殿下的建议。”
听到朝廷风向转到六皇子那边,与宁国公一步之遥的另一个文官,郑国公坐不住了,立即开口反驳道。
“臣附议。”
“臣等也附议。”
郑国公是内阁长老,也是皇帝的老丈人,他话一出,身后的追随官员也都开口纷纷附和。
宣仁帝听到这乌泱泱的人中,要求停止修理皇宫,重开国库救民的声音明显大了许多,心里又气愤了一些。
“赵让!你是怎么也好意思提附议的!”
他在转头一看,看到跪地的人群里,赫然还有个不愿意见到的身影,气的他拿起一旁的奏折就往赵当身上砸去。
被砸的官员是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