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听得一脸懵逼,他不懂什么经商之道,反而他对商贾特别反感,他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是维持百姓生计和保障国家稳定的基石。
于是,他制定一系列政策来抑制商人的社会地位,比如不让商人穿绸、纱等衣服,出门也不能乘坐轿子,还有严苛的赋税。
可是朱权竟然要鼓励经商。
“那个什么新币……不会是你捣鼓的什么馒头币、白虎币、剑币吧?咱还想问你,为什么不用大明宝钞?难道大明宝钞不好用吗?”
朱权脸色古怪,大明宝钞好用不好用,你心里难道没点逼数啊?
从北宋流行的交子开始,纸币就成了朝廷敛财的工具,朝廷推行纸币后,只要财政出现危机,就赶紧印点纸币救急,久而久之,纸币开始泛滥成灾了。
到最后,实在花不出去纸币,就只能用来上茅房。
最恐怖的,滥发纸币摧毁了国家信用体系,别说百姓了,官员也一个个避之不及。现在其他地方上以物换物,比如晋地用盐巴结算,蜀地用丝锦,江浙用粮食。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结算体系。
朱权深深地叹口气,好为人师的毛病发作了,正欲好好解释,朱元璋一摆手,命令道:“去把户部尚书卓敬叫过来,咱让他也听听。”
太监匆匆而去,约等了半个时辰,卓敬匆忙的进殿,还没行礼,朱元璋就把事情简单说了一遍,又道:“若是和蒙古大规模贸易,是否得当?”
卓敬愣了一下,沉思了半晌,迟疑道:“其实并不妥当,蒙古诸族缺衣少粮,咱们却要卖给他们物资,这不是资敌的行为吗?”
“那继续推行纸币呢?”
“这就更不行了,陛下啊,官员苦大明宝钞久矣。大明官员的俸禄本就微薄,宝钞的价值一降再降,现在七品官员的俸禄,只能养活十余人。”
卓敬乃是老成持重之言,深得朱元璋的圣心。
“胡说八道!”
朱权大惊,急忙解释道:“父皇,户部乃是大明的钱袋子,更应该锐意进取了,卓大人好歹还是个二品大员,就算出了问题,也有能力扛得住!”
一时间,卓敬也搞不清朱权是在夸他,还是在损他。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