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感戴陛下的恩德,无不归顺服从,仰慕陛下道义,甘愿做陛下的臣民。随着恩德道义的施行,陛下就可以面南称霸,楚王一定整好衣冠恭恭敬敬地前来朝拜了。”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很多人对天下的理解都还停留在战国时代,不是每个人都能如始皇帝李斯那样高屋建瓴,有天下一统的观念。郦食其作为一个战国时代的人,能提出来的也就是这样的馊招儿。
郦食其的口才没问题,逻辑能自洽,忽悠的刘邦就相信了,就准备刻印信,派郦食其去寻找六国遗民,在各地发展伪势力。
这事儿被张良听说,把张良吓了一跳,连忙来找刘邦:“你怎么谁的烂主意都听?”
刘邦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张良就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给刘邦说:“项羽也分封了诸侯后裔为王,那么大王您攻打楚国的时候,这些诸侯是帮助项羽了吗?诸侯更在乎自己的富贵,还是在乎陛下您的安危?如果灭掉项羽,诸侯是就此永久臣服于您,还是找到时机就会反叛呢?”据说张良拉出来八条理由,逐条说明恢复六国诸侯的策略不可行,又拿项羽分封诸侯的结果和未来的安危来详细解释,刘邦大惊,这才知道老一套的战国体系和自己想要的天下完全不同,这才说“特么狂生害我,差点被这老小子忽悠了!”叫人连夜追回那些刻制的六国印章,拿回来当着自己的面销毁。
张良这才放下心来。
郦食其的周游天下分封列国的计划,也成为泡影。
但是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与事业追求,正如张诚在小山沟沟里专心撰写微积分初论、韩信厉兵秣马准备一路战胜天下名将一样,郦食其从没有放弃做一个说客,靠三寸之舌折服君王的追求。所以在楚汉僵持之中,郦食其再次请缨,说自己可以出使齐国,游说田广,让他归附汉国。
这事儿对刘邦来说没什么危害,反正派一个郦食其去齐国,比派夏侯婴樊哙去攻打齐国花费更小,哪怕不成也没什么损失,而张良也无意扫了郦食其和汉王的兴头,反倒在这个时候大肆称赞郦食其,这事儿就成了。
就这样,郦食其带着自己的符节,来到了齐王田广的面前。
毕竟之前有过游说沛公、游说秦将、游说魏王豹的经验,如今的郦食其在面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