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信号塔的修建,并不是大工程,但是一旦涉及到全国各地,那这个工程量就很浩大了。
对于高拱等人来说,他们自然恨不得这个信号塔马上就能用的,因此,他也想尽快做起来,并且要做好。
张居正在边上听了,当即插嘴说道:“信号塔要在全国各地修建,也需要地方上协助才好。要不,就专门设立一个信号塔修建钦差,统一全国信号塔的修建,地方有司必须配合。”
李春芳等人听了,都是点头附和。高拱也觉得有道理,便按照张居正的这个意思来办。
李文贵见此,便不管了,反正已经知会内阁,后面就是内阁和邮政衙门的事情。
这不,在李文贵走之后,内阁又传了邮政衙门的人商议,全力支持信号塔的修建工作。
在邮政衙门内,主管官员们接到内阁的指示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
“此次修建信号塔,乃是朝廷交办的重任。从选址到材料采购,再到施工建设,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一位官员神色严肃地说道。
“没错,而且这信号塔的布局得合理,既要保证信号的有效传递,又要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另一位官员附和道。
邮政衙门主管沉思片刻,说道:“先绘制一份详细的信号塔修建规划图,标注出各个重要城市、交通要道以及战略要地,作为信号塔的首选之地。同时,成立专门的材料采购小组,务必保证材料的质量与供应。施工方面,招募各地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确保工程质量。”
在众人的商议下,邮政衙门迅速行动起来。材料采购小组连年都不过了,马不停蹄地奔赴各地,与当地商家洽谈采购木材、石料、金属等建筑材料。施工队伍也在各地陆续集结,准备投入到紧张的信号塔修建工作中。
而在李文贵的府邸,针对预备操作员的培训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李文贵亲自编写了一本《电报操作手册》,详细介绍了电报的原理、信号编码规则以及操作流程。
“你们要将这些编码规则牢记于心,这是电报操作的关键所在。”李文贵拿着手册,认真地给宦官们讲解。
“就像这‘一二三四五’,在电报编码中,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信息,务必做到烂熟于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