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的俞大猷见此,立刻下马,伸手扶起这位将领,语重心长道:“守护后方至关重要,大军出征,若后方不稳,军心必定大乱。你们肩负着保障大军粮草补给、确保退路畅通的重任,这任务丝毫不比前线杀敌轻松。而且,你们驻守在此,能震慑周边,防止倭寇从背后偷袭。这是关乎整个战局的关键一环,不可或缺。”
年轻将领听后,感觉有些道理,不过他其实也知道,他们会被留下,还是因为不能适应海战。
但是,俞大猷都这么说了,他心中的失落,多少减轻了一些,也只能用力点头道:“大帅放心,我们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第二天一早,那霸港内,战船整齐排列,犹如等待出征的钢铁巨兽。士兵们忙碌地搬运物资,一箱箱粮草、一件件兵器,被迅速搬上战船。
俞大猷在港口来回巡视,仔细检查每一艘战船的准备情况。
他来到一艘较大的战船上,与船老大交谈:“此次出征,路途遥远,海上风浪险恶,你可有把握将大军安全送达?”船老大一拍胸脯,信心满满道:“将军尽管放心,我在这海上漂泊多年,什么风浪没见识过。只要有我掌舵,定能将大军平安送到倭国。”
这些划船的,有很多都是琉球人,因此,俞大猷有些不放心,就多问,多检查了。
军队即将出征的消息,已经陆续传开,早上大军的集结,更是惊动了不少人。
琉球国王这边,自然有收到通知,便领着他的臣子,还有沿途的百姓,赶到港口这边来送行。
琉球国王看着明军登船,脸上明显有些忧心,等和俞大猷见面了,他才忧虑说道:“俞将军,此次出征,前路艰险,孤心忧将军此行。倭国虽小,却狡诈凶狠,将军所率之军,兵力是否稍显不足?”
把琉球的倭人千刀万剐之后,琉球,至少他这个琉球国王是和明军绑在一起了。说实话,他看到明军实在有些少,而他也派不出什么军队,就只有担心了。
俞大猷微笑着回应:“殿下放心,我大明军队英勇善战,且此次出征,筹备已久,战略周全。兵力虽看似不多,但贵在精锐。加之我军士气如虹,定能一举荡平倭国。”
百姓们也纷纷涌上街头,手中拿着自家制作的干粮、衣物,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