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兵器相互配合,各司其职。
最前方的两名士兵,手持长牌与藤牌,将身体紧紧护住,如移动的盾牌,抵挡着倭军射来的箭矢和投来的石块。
紧随其后的两名狼筅兵,手中那长达数米、枝桠横生的狼筅,在阳光下闪烁着森冷的光。狼筅不仅可以凭借其长度在远距离干扰敌人,那些锋利的枝桠还能轻易勾住倭军的武器,让其难以施展。
再往后是四名长枪兵,他们手持长枪,枪尖如林,随着队伍的推进,不断精准地刺向倭军。长枪的长度优势,使得倭军根本无法靠近,只能在枪尖的威胁下节节败退。
每当有倭军试图突破长枪的防线,侧翼的两名短刀手便迅速出击,用手中的短刀给予敌人致命一击。而队伍的最后,还有一名火兵,时刻关注着战场局势,为队友提供支援与补给。
在一处丁字路口,一队倭军试图凭借熟悉的地形,对明军进行伏击。当鸳鸯阵的明军进入路口后,倭军从两侧的小巷中一拥而出,呐喊着冲向明军。
然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攻击,鸳鸯阵的明军丝毫不乱。
长牌手迅速蹲下,将盾牌紧紧靠在一起,组成一道坚固的防线,挡住了倭军的第一波冲击。狼筅兵则将狼筅伸出盾牌,在倭军群中搅乱他们的阵型。长枪兵趁机从盾牌的缝隙中刺出长枪,精准地刺向倭军的要害。
一时间,倭军惨叫连连,尸体堆积如山。那些侥幸躲过枪刺的倭军,又被侧翼的短刀手迅速解决。
倭军见正面进攻难以突破鸳鸯阵,便试图从后方迂回包抄。但明军的火兵早有防备,他一边大声呼喊提醒队友,一边灵活地移动位置,用火铳向后方的倭军射击。同时,队伍中的长枪兵和短刀手也迅速调整阵型,转身应对后方的威胁。
就这样,在鸳鸯阵的严密防守与高效反击下,这队试图伏击的倭军被迅速击溃,死伤殆尽。
类似这样的场景,在城内各处战场上比比皆是。
羽柴秀吉看着鸳鸯阵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很是心急如焚。他急忙带领身边的亲卫队,朝着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赶去。
他一边奔跑,一边大声呼喊着鼓舞士气:“我们不能退缩!京都就是我们的家,为了家人,为了我们的土地,和明人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