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
“你知道这些,难道也是和行为艺术一样,来之前恶补的?”
这边点头道:
“对,我看书虽然杂可平日的知识储备也没广到这个程度,这回纯属有针对性的加强罢了。”
“但是为什么从你嘴里说出来就好像是个专家一样,头头是道,如果不了解完全不会想到这是现学现卖。”
“因为你完全不懂,所以我给你说一些最基础的内容你也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要是碰上专门研究古建筑的学者、专家,我这点墨水拿出来还不够丢人的,只能说这是这个领域的一点常识而已。
打个比方,你给我讲美术流派,哪怕讲入门级的我也只有听着的份,可要跟美术大拿讲,那还行吗?”
“嘶——是这个道理哎!”
“当然刚才说的那些也不完全是临时看的,像北方风格的军事用途这个我早就知道,初三的时候我还参与编纂过一部名叫‘华夏为什么没有城堡’的文献呢,当时集中精力学了好一阵子。”
“那华夏为啥没有城堡?”
“原来你的关注点在这儿啊?这个话题说起来可长了,简而言之吧,不能说完全没有,比如坞堡的性质就已经很接近西方中世纪的城堡概念了,但它的历史太过久远,是东汉时期的产物,往后也没有继续发展,所以并没有出现后来国外成熟化的城堡产物。
至于为什么不发展了,这和战争模式有关,华夏古战场动辄几十万大军搅杀在一起,战场也大多在广阔的平原上,如果在这种环境里建造高耸但小小的城堡,被围住、切断水源,那就必死无疑,因此打造巨型城墙将整个城市全部包在其中便成了主流。
你看看京城、长安这些地方的古城墙不都是能跑马走车的大家伙?然后再往上就得数长城了,那算是城墙发展的究极产物。
而欧洲是另一回事,西欧多山多河流,人口基数也小,很多交战的规模维持在几千人,这时候依天险建造集生活、作战功能于一体的堡垒,不仅难以被包围,还能达到以少数兵力便可抵御长期围困的目的。
但万事不绝对,西方也有大型城池防御体系,像君士坦丁堡,那座城下发生过的大规模战役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当属1453年奥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