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看重,会巴上来是什么意思。
当天只是多留了崔小姐一会儿,这刘氏就像蚂蟥见了血似的,拉着崔小姐就来堵她,若当真……
长公主:“免礼。”
心里对于崔小姐不收镯子的那点气,散干净了。
崔小姐起身,一把拉住还想贴上去的刘氏,道:“母亲,李夫人还在等您,我们赶紧过去吧。”
说着,对长公主福了福身:“殿下,臣女告退。”
刘氏挣了一下,竟然挣不脱,又不敢闹出大动静来,让自己成了笑话,只能让她拖走了。
长公主不由挑眉。
回府后,长公主就让人去打听崔姑娘的情况。
长公主在忙着给长子挑儿媳妇时,顾长清忙着打听另一件事。
根据上辈子的时间线,不久后,国公府忽然分家。
据说是老夫人忽然病倒,坚持说自己年纪大了,趁着自己还清醒,要分家,要把二房、三房、四房分出去。
正是因为分了家,其他几房就从国公府的二爷三爷四爷,成了五、六品小官,在这一品大员满地走的京城,啥都不是。
这样,后续四房庶子赵正文,才会去忠信侯府入赘。
一个六品小官家不得宠庶子,入赘侯府,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顾长清一直觉得,上辈子,原主和原主的孩子会死,一定还有其他原因。
不然就算假少爷真千金,在原主不知自己身势的情况下,忠信侯府瞒不过他之后,只要把话说清,在利益一致的情况下,是可以维持的。
然而并没有,原主得知自己是假少爷时,就被意外了。
而原主的孩子,顾长清倾向于,他们一开始是想留下那个孩子的,毕竟那也是王明珠的孩子,是忠信侯府的血脉。
但是不知道最终发生了什么,孩子几岁时,忽然出了意外。
直到,顾长清回了国公府,认亲那天,见到国公府大大小小的主子,看见赵正文,再见到国公府年纪最小几岁的孩子,忽然就明白了。
国公府四房,很有可能无意中知晓原主的真正身世,忠信侯府为了保密,先下手为强,嘎了原主,死无对证。
为了维护这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