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就是娄振华自己的考虑了。
俗话说,好言难劝该死的鬼,就看娄振华自己选一条什么样的路了。
何雨梁的建议,对娄振华来说,无疑是个艰难的选择,任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产业拱手送出去。
何雨梁见娄振华还在纠结,想想前世的香火情,心是终是有些不忍,悠悠的说了一句:“重耳在外,春生在内。”
娄振华听了这句话,身子一振,问何雨梁:“真的会到那一步?”
何雨梁点点头:“短时间内不会,以后则是必然,毕竟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娄振华听后长呼出一口气,对何雨梁说:“我明白了,谢谢你小何,我今天真没白来。”
接下来,二人就不再说这个话题了,开始了天南海北的侃大山,只是两人谈得越多,娄振华越是心惊。
这个年轻人真是看不出来啊,不但战功卓越,见识也是一等一的,无论什么话题,他都能说上一二。
此人谈吐之间,根本就不像娄振华私下打听的那样,只读了几年书的样子。
由管窥豹,可见一斑,这么年轻的军官都有此见识,看来红党能得天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娄振华还在暗自感叹时,何大清回到正屋,对二人说:“梁子,收拾下桌子,饭菜好了,今天你一起陪着东家喝点。”
何雨梁应声称是,刚把桌子收拾干净,秦淮茹就开始上菜了,今天有客人,上完菜之后,何家的女人们就在厨房吃饭了。
何雨柱是家里男丁,而且已经成婚了,忙完之后也上桌作陪。
尝过桌上的菜肴之后,娄振华对何大清说:“大清,你的手艺还是那么好啊!”
何大清听了娄振华的夸奖,摇头说道:“东家,今天可不是我的手艺,这些菜都是柱子做的,我最多在旁边指点了几句。”
这下娄半城惊奇了,虚指何雨柱问何大清:“这些都是你小儿子做的?年纪轻轻就有这么好的手艺,可真是了不得。”
儿子被夸奖,何大清心中得意,可是嘴里却说:“东家过誉了,柱子还是差点火候,以后还得多练。”
娄振华问何大清:“大清,你家柱子如今在哪高就,以后愿不愿来咱们厂里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