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国家只有几座城池这种事,楚易安真有些感慨。
战国时期诸侯国真的太多了,除了冒头的几位雄主之外,其他诸侯国的领土都很小。
几座城池便敢称王。
你还别说,这种小国中还真有短暂的强盛过一段时间的国家。
比如以前的越国,出了个勾践。
不过也只出了个勾践了。
中山国割地求和让赵国的大将们大为不满。
他们的目标是灭掉中山,根除后患,而不是息兵。
可赵雍知道再打下去其他国家也要下场了,不划算。
所以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不是继续攻打中山,而是称王,与六国建交,扩军。
赵国举行了隆重的称王大典,赵雍成为赵国第一个称王的君主,史称赵武灵王。
楚易安停了下来,稍微等了会,等秦淮书落下最后一个字,才长长叹了口气。
秦淮书从桌案里抬起头来,瞅她那样就知道她又有话说了。
秦淮书识趣的放下了笔,体贴问道:“怎么了?”
楚易安摇头,思来想去半天,还是很感慨。
问秦淮书:“你觉得赵武灵王怎么样?”
秦淮书思忖片刻,很客观的道:“推行胡服骑射,让赵国的军队战力大幅提升,在这个乱世有了一席之地。”
“扩张了赵国的领土,让赵国从一个相对弱小的诸侯国逐渐崛起成为七雄之一,还具备了与秦国这样的强国抗衡的实力。”
“能力自是不必说的,很强,比起其他英雄豪杰也没差。”
楚易安点头:“是啊,很厉害的一个人。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立太子之事上却犹豫不决,脑子跟发昏了似的。”
“他宠爱幼子赵何的母亲,于是废了长子赵章的太子之位,立赵何为太子。”
“后来为了补偿赵章,竟想到要将赵国一分为二,让两个儿子共同治理。”
“最终导致了兄弟之间的权力之争,还引发了沙丘之乱。”
“最终赵章惨死,赵武灵王被饿死沙丘宫,赵国陷入内乱,国力大幅削弱,唉。”
真的可惜了。
若是宠幸哪位嫔妃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