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身着一袭青色官袍,腰佩长剑,面色沉稳如水,目光却锐利地扫视堂下。
左右陪侍的是他的谋臣和亲信,姜维就立于一旁,手执一卷名册低声禀报昨日连夜统计的借粮名单。
“何家,借粮两万斛。”
姜维念道:
“马家,一万五千斛;张家,一万斛……还有刘家、陈家、吴家等,共计粮三十余万斛。”
堂下的众家主闻听自己家族名字被点到,纷纷神色微动。
被点到的何、马、张三家家主脸上挤出一丝笑意。
昨夜他们已得封赏,如今更盼着在众人面前被嘉奖一番。
而其他那些赶来借粮却未被点名的小世家,此刻则不禁后背发凉。
原来杨大人昨夜就让人一一记录了借粮名单,未曾上报的,自然不会在册上!
莫非,凡名单上没有的,就算现在送了粮来也无用?
正当他们心中打鼓时,只听杨仪清了清嗓子,将名册轻轻放下,缓声道:
“诸位慷慨解囊,借粮赈灾,乃是大义之举。朝廷铭记在心,本督也记在这里。”
他指了指案上的名册,神情肃然。
“凡名单所列各家,所借粮草,本督一一写下借据,日后官府定当归还,并另有封赏!”
此言一出,堂下一片骚动。
被列入名单的世家家主面露欣喜,忙躬身谢道:
“杨大人体恤我等,真是江东百姓之福!”
何颙更是高声赞道,“杨大人仁德,如今江东有救了!”
而没听到自己家族名字者,则面如土色,欲言又止。
终于有人忍不住,上前一步跪地喊道:
“杨大人!昨夜我们得讯匆匆赶来,绝无他意!之前若有怠慢,也是一时糊涂啊!这粮——我们也是愿借的,还请总督收下啊!”
说话的是刘家家主刘腾,他昨日本是四大家族授意下强硬拒绝姜维借粮请求的小族之一,此刻见名单上没有自家,顿时慌了神,赶紧求情。
杨仪目光一冷,盯了刘腾片刻,淡淡道:
“刘家主不必多言。借粮名册,乃昨日各家自愿之举,过时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