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科举舞弊案持续时间长达一年,如今终于落下帷幕。涉案学子只有十一人,却将大唐科考制度的弊端和官员的贪污问题一并带出了水面。
懿宗勃然大怒,问责了包括林逋在内的四位主考官,查抄其家,缴获赃款三十余万两。十一名士族子弟连同其家属被流放,家产籍没,朝中的势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清洗。
对于段书瑞而言,在这段时间,发生了两件让他意想不到的事。
其一,他的同僚、大理寺正赵柯知法懂法,还公然犯法。赵柯的儿子赵山久试不第,他便动了歪心思,偷偷给主考官兼阅卷官林逋送礼,让他将赵山的名字加进名单。
其二,圣人在收缴赃款后,没有全部用来充盈国库,而是拨了一部分出去,派人送至边疆,交给镇守四方的几位节度使,作为军费支出。
这天,段书瑞在经过高明哲的公署时,听到房间里传来一声高过一声的叹气声。
“赵寺正啊,你让我说你什么才好!”高明哲重重敲了下桌子,低声咆哮道,“做出这样的事,你对得起咱们大堂里的那副对联吗!”
段书瑞本来没想偷听墙角,闻言却止住了脚步。
大理寺的大堂前,挂着这样一副对联——“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赵柯此举,无疑是在白纸黑字上泼了一桶红色的油漆。
他正准备离开,紧闭的房门打开了,赵柯一脸沉重地走出来,肩上还挎着个碎花布包。
“哼哼,段主簿竟然在这里偷听墙角!好一个正人君子啊!”赵柯恶狠狠地剜了他一眼。
纵使心里对此人的行为再不屑,面子功夫还是要做足的。段书瑞拱手道:“赵大人。”
“你装什么装!我走了之后,最开心的人不应该是你吗!”赵柯怒极反笑,抓紧手里的布包,与他擦肩而过之际,重重撞了一下他的肩膀。
彼时段书瑞还不明白他的意思,直到三天后,圣人宣他进宫,他才明白其中的含义。
“段主簿,如今大理寺寺正一位空悬,朕看了你的考课成绩,发现四次里有三次都是‘上上’。依朕之见,这个位置交给你来坐,最合适不过了!”懿宗凝望着他,“你意下如何啊?”
没想到新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