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34章 两笔大单(3/3)
 只是希望,万不得已的时候,再去求人帮助,多个选择退路就好。

    孙伯不会无缘无故的来订豆腐,肯定是经过李夫人首肯的。

    李夫人自然是看在自己儿子面子上来订的。

    “这单能谈成,肯定是沾了咱儿子的光,而且孙管家也没压价格,直接给了我定金!”

    卤干的价格都还定,结果孙伯就直接下了单,人家这是信任不会乱喊价!

    王四顺明白这都是看在儿子的面子,才这样的。

    “爹,你就按照给酒楼的价格给孙伯吧!卤豆干的价格要贵一点,散卖就5文钱一斤,量大就4文一斤,家里做的乳豆腐,每次您就送一小坛。”

    卤豆干除了卤好外,还要在太阳底下晒干,如果想味道更好,还可以再卤一次,然后再晒,这样更入味和嚼劲,也方便存放。

    巴掌大小的坛子,是专门找烧窑的人订的一批,大概能放一斤多豆腐乳。

    豆腐乳做起来时间要长一些,至少得密封一个月,而且时间越长越香。

    家里做的多是白色的豆腐乳,需要放酒腌制,会有淡淡的酒香,口感细腻柔软。

    后面林向安建议他娘也放一些辣椒粉,这才有两种豆腐乳。

    他娘出了月子后才开始弄的,第一批都还没有好呢。

    “娘,现在天气好,您就多卤一些,正好太阳大,晒半天就好了。”

    既然已经下了订单,那么就得安排上了。

    “爹,不是说两单,还有一单呢?”

    诶,儿子太优秀,压根就不用他来计划,啥事都给规划的妥妥贴贴。

    “是镇上的一个大户人家,说是做纺织的,咱们镇上的布都是他家做的,他那边订购每月送四次,一次要200斤豆腐,而且也很好说话,也是对方主动找上门来的。”

    人家主动找过来的,就询问了一下价格,价格都没还,就爽快定下来了,说是每月一结,而且提前付了一个月的账,出手就是干脆。

    顺利的王四顺觉得像是在做梦,实在是没遇到过这么这么好的买家!

    听到做纺织,林向安深思片刻,问道,“那大户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