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194章 闹剧(5/7)
脸庞,发现他的神色冷淡,便眉头微微一挑,疑惑地问道:“向安,结束了?怎么就你一人?”

    “还没结束,我不想听了,便先出来了。阿远呢?”

    “他挤进去了。”

    王和信摇了摇头,表情显得有些困惑,眼神里带着几分好奇与关切,小声地问道:“那周举人讲的不好吗?”

    在王和信的心里,林向安一直是个认真好学的人,这样的讲学场合,他突然离开,极有可能是因为讲解内容,没有达到他期望的标准。

    林向安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轻描淡写地解释。

    “并不是,只是他讲的对我没有多大的用处罢了。”

    所谓的答题技巧,他也能总结出一大堆。这个阶段,林向安需要的是深入理解,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引经据典,举一反三。

    看起来是文科范畴,其实也有理科的推理逻辑。

    古人文字表达含蓄委婉,从不同的角度都能解释,只要你能引经据典证明观点即可。

    八股文只是一种文体,可以说很死板,但也可以很灵活。

    关键在于个人的知识储备与理解能力,技巧只是手段,真正的根本在于思考。

    “那你现在回去吗?我陪你一起。”

    林向安轻轻笑了笑,目光柔和地看着王和信,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温和。

    “没事,我自己去走走,你等阿远吧。”

    王和信看着他,略微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便目送林向安独自走远。

    想着既然出来了,林向安便没有急着回去,就在周围走走。

    路上突然注意到正殿回廊、禅房外墙上有许多诗词,突然看到一句诗,便停驻下来,慢慢欣赏。

    虽然没有留名字,但诗词背后,能将人的思想情绪体现的淋漓尽致。

    寺内墙壁题密如麻,墨痕层叠。

    比如与科举抱负与西湖胜景结合的诗句:

    湖光借我三分碧,文气冲开九霄云。

    待到桂香飘八月,昭庆壁上留魁名。

    也有书生重游昭庆寺,见墙壁新刷,怅然记道:

    旧日题诗壁,今作雪白纸。

    墨魂化烟雨,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