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或独自站在一旁,眺望湖面,似乎在思索即将展开的辩论。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院门在接近开场时便缓缓关闭。
走进来后,林向安淡淡地打量四周。
这座院子古朴典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水榭与池塘相连,假山石径蜿蜒,竹影婆娑,四周的荷花随风摇曳。
透露着一股雅致与宁静,使人不禁放慢脚步。
进来后,段昊初给几人介绍今天辩论的情况。
一般辩论是由书院牵头,但今天是由这宅子的主人田老爷举办的。
田老爷是杭州有名望的商人,家里世代经营出版书局。
他不仅以德行闻名,也常年资助学子,举办各类学术活动,为家族积累人脉,提升声望。
这次,田老爷特意邀请了三位举人作为考官,举行一场针对乡试前的模拟辩论,考核学子们在四书五经方面的学识与思辨能力。
为了增加活动的规模与影响力,田老爷还特意开放了旁听席,邀请了其他学子一同参与聆听。
院子里,至少已有七八十位学子,或站或坐,神情专注,等待辩论的开始。
微风轻拂,荷花的清香扑面而来,桌上摆着一些茶点,供学子们闲暇时享用。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斑驳的光影洒在学子们的书卷和笔端,增添了一丝静谧的美感。
田老爷站在院内的主桌前,声音沉稳而浑厚,环顾四周,温和地开口。
“感谢各位才子前来捧场,今日特意邀请三位举人老爷担任考官,望各位能各抒己见,辩论时注意礼节,公正争论,切勿过于激烈。”
话音刚落,田老爷随后环顾四周,继续道:“在此,我亦要为各位介绍三位考官的身份。三位举人皆学识渊博,名声显赫,今日能够倾听他们的见解,实乃一大幸事。”
第一位张举人,年约五十,花白长须,身穿一袭青色长袍,气度不凡,素以通经达典、学问渊博着称,尤其擅长儒家经典的讲解和历史治理之道。
第二位王举人,年约四十,容貌英俊,衣着简洁大方,亦是一位深谙礼法的学者,自幼博览群书,尤以法家学说见长。
第三位李举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