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年久失修,平日里倒还罢了,若遇阴雨天气,雨水渗漏,可就麻烦了!若考卷被打湿,岂不前功尽弃?这号顶便是用来遮雨的油布,防止屋顶漏水。”
林向安闻言,若有所思。
秋日虽少雨,可天气难料,万一真碰上雨天,就麻烦了。
掌柜见状,趁机劝说道:“当年,不知多少考生因漏雨毁卷,遗憾落榜,几位公子可得有备无患!”
林向安看了杨辉、孙文石一眼,三人心照不宣,皆觉此物必不可少。
“行,买吧。”
于是,一人备了一份。
三人采买时毫不犹豫,反正这笔银子本就是从那几个地痞手里要来的,生活也没用多少。
与其存着,不如用在正事上,倒也算物尽其用。
等到所有考试用品一一备齐,便静待八月初八入场应试。
乡试依旧沿用五人互相作保的制度,与之前参加科试时需廪生作保不同,这次只需五名生员相互作保即可。
林向安、杨辉、孙文石三人早已与刘文昌、段昊初约定好。
毕竟是熟识之人,彼此知根知底。
转眼到了八月初八,浙江贡院门前,天色未亮,考生们已排起长队。
林向安等人与刘文昌、段昊初汇合后,五人便一同站到队伍末尾。
望去四周,三千余名考生肩背卷袋、手提考篮,身披被褥,灰头土脸,活像一群沿街乞讨的叫花子。
人群密密麻麻,黑压压一片,连远处的贡院大门都显得渺小起来。
不远处,林远、王和信同刘文昌、段昊初的书童站在一起,目送他们排队进场。
随着三声号炮响起,贡院大门开启,考生们依次点名、搜检后入场。
然而,面对这乌压压的长队,林向安实在不对核检的效率抱有太多期待,估摸着,等轮到他们进考场,恐怕已是傍晚时分。
天色渐暗,终于轮到了他们一行人。
官吏手持名册,依次唱名,五人高声应答,出示浮票(临时身份凭证),核对姓名、籍贯、三代履历后,确认无误后加盖“验讫”章,方得以入内。
进入第一道仪门后,便是对携带物品的详细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