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225章 这样的资格,够不够?(3/4)
   这是自信?

    还是狂妄?

    十五岁的年纪考中举人?

    若真中了,那可不得了。

    谢云嗤笑一声,语气里透着几分不以为然。

    “就凭你一句话?你觉得自己能考中举人?让我相信你,未免太可笑了吧?”

    然而,林向安并未因他的嘲讽而感到羞辱,反倒神色平和。

    “二爷,我既然敢说,便必定有把握。”

    林向安很少在人前夸耀自己的经历,即便夸自己,也是一笑而过。

    但如今却是头一次坦然开口,诉说自己的履历。

    而且这些事迹,即便自己不说,也是能查到的,如今倒是成了自己的优势。

    “我十三岁连中小三元,同年入读县学,创办了学报和民报。学报让同窗受益,去年因这事还受到学政宋大人嘉奖。而民报助我报仇,除掉了吴家。那起案件,想来您也有所耳闻。”

    顿了顿,林向安继续道。

    “今年科试后,我又收到了宋大人私下送来的《历科程墨》,上面有他的详细注解。”

    屋里只有三人,林向安的语气波澜不惊,仿佛只是陈述旁人的经历。

    林远闻言,忍不住露出惊讶之色。

    他竟从未听林向安提起过学政对他的器重。

    谢云沉默片刻,忽然笑了起来。

    林向安这番话,并不是在向他证明自己能考中。

    而是在告诉他,他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学政的认可。

    “这次乡试的策论,我和同窗反复推敲过,也分析过各位考官的偏好。综合来看,我有七成把握上桂榜,十成把握至少能上副榜。”

    即便只是副榜,也意味着已然登榜。

    那么黑榜上“未中”的结果,便不成立。

    副榜虽非举人,却仍有诸多优待。

    可免去生员的岁考,并直接获得下一科乡试的资格。

    林向安微微一笑,目光沉稳:“二爷,这样的资格,够不够?”

    谢云微微眯起眼睛,显然在衡量这番话的分量。

    就像押送镖银,越贵重的货物,价格越高,但风险也越大。

    与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