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将物资放进房间后便来到大堂。
在苏夏眼中,大堂便是最好打听消息的地方,不但可以听八卦,而且还能知时事。
她专门选了一个人多的地方,听周围的百姓你一言我一语。
人们讨论的最多的便是明日午时问斩之事。
大家都是普通百姓,对贪官污吏可谓是深恶痛绝,尤其是听说辽州的几个县令为了带着家眷逃跑竟然遣返流民去做肉墙时,更是气得破口大骂。
“那些该死的狗官,不知道害了多少无辜的百姓!”
“明日我们一定要去看看,亲眼看着他们人头落地!”
苏夏听见这些骂声,心道,还好她没有伪装成丁忠的模样,否则她可就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若是她利用丁忠的身份进城,也许明日就会出现在断头台上。
不过她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已经提前将丁忠给折磨死了。
百姓骂完那几个狗官,缓解情绪后,又开始夸赞永泽县县令、钦差大臣以及萧家军。
他们如今能够安心坐在客栈用膳,全是这几人的功劳。
苏夏闻言,也心存感激,她由衷佩服他们这群迎难而上的人。
片刻后,店小二将她点的菜式全部上齐,苏夏便认真吃了起来。
如今依旧干旱,田地中种不出什么菜,所以可选择的菜式很少。
苏夏倒是不挑剔,反正有什么吃什么。
她吃得正香,头顶突然传来一道温和又有力量的声音,“小兄弟,我们能否凑一桌?”
苏夏抬眸一看,发现眼前站着好几个孔武有力的青年,他们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每人身上都背着一个小包袱,似乎是刚抵达县城。
这几人长得眉清目秀,面色黝黑,眼神中透露着一股友善和平易近人。
她转头看了看周围,发现只有她是一人占据一张桌子,其他百姓都是好几人一同用膳。
周围没有多余的空位,难怪他们会选择来和自己凑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