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夏睡了一个时辰,天色逐渐亮开。
她将身上的衣裳换下,吃完饭后休息一会儿,骑着马继续前行。
因为上一座县城杀良冒功,她担心别的县城也有这样的情况,附近不适合久留,只能从深山穿行。
山林中不方便骑马,她便牵着马行走。
好在马儿并不会拖后腿,甚至比她还能坚持。
苏夏走到一处悬崖峭壁之时,前方已经没了别的路。
她的左侧是一座建立在悬崖之上的县城,右侧便是悬崖,悬崖之下是一条宽阔的河流。
她站在悬崖便还能听见崖下江河发出如野兽一般的咆哮声,令人生畏。
悬崖十分陡峭,一旦落下便是粉身碎骨,几乎无法通过,她只能往左边的县城走。
按照舆图上所画,这座县城外也有一个码头,而且那里江河相对窄许多,她或许能够从那里跨江亦或者收一艘船乘船离开。
官府显然早已经想到流民可能会从县城外的码头过河,早早地便安排许多官兵在城外守着。
县城外拦着一排排拒马,不管是人还是马都没法通行,凡是路过的流民也都会被官府抓去。
苏夏看到林子外有许多官差,她若是骑马出去,定会被官差围堵。
她打算在林子里歇一歇,晚上才是趁机溜走的好时机。
许多流民被困在山林中,他们看到苏夏后,用一种同命相怜的眼神看了她一眼,随后叹了一口气便挪开眼。
苏夏从流民眼神中看到了绝望和疲倦。
他们肯定也没有料到,好不容易从北地逃荒过来,结果官府为了政绩竟将他们视为叛军,还要杀了他们去领功。
可是谁造反会拖家带口?
不管他们怎么解释,官差都不会听。
许多百姓都没了继续逃亡的力气和勇气。
苏夏选的位置恰好在李家村村民附近,那些百姓有任何动静她都能看到。
百姓都不想死,所以她也算是给自己找了一个人工报警装置。
她看到一老婆子靠在大树根,眼里已经黯淡无光。
老婆子生无可恋垂着脑袋,“大山啊,你们走吧,别管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