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的,亚圣早就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为了取得成就,不再受人欺凌,受这么一点苦, 是不成问题的。”
“不能是为了仅仅不让人欺凌,而是要做到人间再无不平,要敢于超度恶魔,敢于让众生平等,要勇于普渡众生才成。只看到自己,是没有前途的。当年的李老三为了一己之利不惜坑害亲哥哥,掠夺财产,欺骗老婆,后来的结局你不也是都看到了吗?”
“师傅说的是,谨遵教诲。”
汉禹是真的佩服师傅了,身在茂林寺,却心寄天下,而且敢于为人间不平出手,对兵法与历史的研究颇有独到之处,而且更加全面与客观,这可是值得自己一生好好效仿的。
第二天 ,汉禹开始了艰苦的练功过程。
首先是入门的形意把,这也是茂林寺的看家本领,既是学武的起步,也是贯穿整个过程的武功。
所以说是起步,是因为这是修炼内功后正式学武的开始;
说是贯穿整个过程,那是因为即使倒了耄耋之年,只要身在茂林寺,就是每天早晚的必练功课,天天如此。
招式就那么几下,简单到甚至没有学武的孩童也能记得住,而且师傅也不讲解任何的实用方法(即拆招),但是,越练越有趣味,而且最后要做到鱼师兄弟对练的时候,出手就是其中的招式,这叫功夫上身。
汉禹感到奇妙的是,形意把看起来刚猛,但是,他炼起来却是感到无比的松柔。
每一个动作的目标,都是恰好击中对方穴位的一个点,而且每招每式,甚至任何的转换起伏,也都是一样对着对方的某个点,只不过按照师傅的讲解,有的点是可以致死的,有的点不过可以短暂致晕,有的点被击中可以致残,有的点稍微触碰,就可以让对手一动不动。
所以,这也是茂林寺的镇寺之宝,可以外传,但是从来不做任何讲解,因为就是要看每个人的悟性。
按照师傅的要求,汉禹牢牢记住了与师兄弟对练时候的八不打:
不打咽喉不撩阴,不打两脇避当心。不打后脑太阳穴,躲开长强和期门。
其实,这必须牢牢记住的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