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委员请客,以他的级别待遇,请这么些人,下馆子搓一顿还是轻轻松松的。
只是中午一顿便饭而已,下午还要上班,几人出了医院也没走多远,就在附近选了一个口碑还算不错的饭店。
到了饭店门口,徐秘书朝着钱委员问道:
“这饭店我来过一次,有包厢,我去找店员安排一个包厢。”
钱委员只是摆了摆手,“就是一顿便饭,用不着搞得那么特别,把饭菜弄的丰盛一点,包间就不用了。”
徐秘书点点头,撩开挡风的门帘,待到钱委员和方别几人都进了店里才放下门帘。
有着徐秘书在,这去前台排队点菜的活,自然不会落到钱委员和方别头上。
只是刚一进门,徐秘书都还没迈开脚步去前台排队,就有人上前打起了招呼。
“方大夫,好久不见!”
这会儿正值饭点,来餐馆就餐的人还是很多的,现场很是嘈杂。
但这一声方大夫,现场立马就安静了下来。
许多人都注意到了方别一行人。
“方大夫,来来来,快坐我这来,我再去点几道菜。”
“唉,方大夫,我这一桌子菜才刚上都还没动筷子,您要是不嫌弃,就坐下来一块儿吃点。”
招呼声络绎不绝,这些人都是在方别这看过病后康复的患者。
这就是方别现在的名气,在这个消息传播闭塞的年代,随便走到一家餐馆都有人能认出来,这足以说明方别的医术究竟到了何种地步。
方别朝着这些人拱了拱手,笑着拒绝了他们的好意。
而最开始认出方别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初给方别送了一套金制九针的于立业。
于立业这会儿已经走到了方别的面前。
方别自然也注意到了于立业,同样回应道:
“于局长,好久不见,气色不错啊。”
无论什么打招呼的语言,都比不过大夫夸赞上一句气色好。
于立业脸上堆满笑容,“嗯,是有一些天没见了,方大夫您跟我来,我这刚上的菜,都还没动一筷子。”
说着,于立业还热情的做起了邀请的手势。
钱委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