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之中的上乘之作,其智慧与手腕,令人叹为观止。
在这朝堂之上,每一步棋都需走得谨慎而精准,方能立于不败之地。阜阳王作为此次北伐大月国的统帅,其赫赫战功,早已传遍四海,封赏之事,无异于板上钉钉,无需多言。
齐王对此心知肚明,故而并未在此事上纠缠,而是另辟蹊径,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另一位——燕州刺史张四英。
张四英,此人在铁云关、万胜关等战役中,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勇气,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在大月国都破城之战中,更是战功卓绝。齐王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他深知,将张四英的功绩提上台面,不仅能彰显自己对于人才的重视,更能巧妙地平衡朝堂之上的势力格局。
更为高明的是,齐王此举,实则暗含深意。他事先早已洞悉,燕州张家已经悄然倒向了太子一方,成为太子麾下的一股重要力量。
太子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毕竟在权力的游戏中,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尤其是当涉及到立场与忠诚时。然而,齐王却以一种超乎常人预料的方式,展现了其深沉的政治智慧与高超的权谋手段。
太子深知齐王已经洞悉了燕州张家倒向自己这一事实,心中难免生出几分戒备与猜疑。他担心齐王会因此对自己心生不满,甚至可能采取某种行动来削弱自己的势力。然而,齐王的反应却大大出乎太子的预料。
齐王非但没有表现出任何不快或敌意,反而以此为契机,巧妙地麻痹了太子。他通过公开赞扬张四英的功绩,不仅彰显了朝廷对于人才的重视与赏识,更在无形中向太子传递了一个信息:我依旧保持着对你的忠诚与支持。
这一举动,无疑让太子心中的戒备与猜疑瞬间烟消云散。他误以为齐王并未因张家之事而对自己产生芥蒂,反而更加坚定了对齐王的信任与依赖。在太子的眼中,齐王的这一行为无疑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与鼓励,让他在未来的权力斗争中更加自信与从容。
然而,太子却未曾料到,这恰恰是齐王的高明之处。
这一招,既显示了齐王的宽广胸襟与深邃城府,又巧妙地维持了朝堂之上的稳定与和谐。他深知,在这权力的游戏里,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