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才算养活自己!”
“另外……”
“管理层开会决定了,产品线是否保留,有个硬指标。”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产品滚动毛利要达到100万。”
“低于100万毛利的产品,不值得花时间、人力投入进去。”
“因为这根本就不是市场方向、也不是我们的强项。”
“不是针对超融合,所有产品线一视同仁,如果单看超融合……”
“从去年到现在,毛利是负的!”
“历史问题我就不去纠结了,公司就当没有这个负的,当它是0,超融合需要在一个季度里,做到毛利100万!”
“你觉得能做到么?”
王霁当即争辩:“这哪是一年滚动毛利100万?分明是一季度100万!”
于启明见他情绪上头,轻轻敲了敲桌面:
“王霁,再说一次,不是针对超融合,更不是针对你。”
“如果不是认可你的能力,我叫你过来做什么?”
“是这个产品线实在不行!”
“我们前后投入了4、5年,做出什么了?”
“刚才说毛利是负的,都没算人员成本,只是赔偿的钱!”
“真算研发投入,是上千万,都打了水漂的!”
“你要知道,解决问题能力强,不代表产品能做好,更不代表产品能卖得好。”
“产品要想做好,需要的能力不单单是技术!”
“对客户需求的把控、对竞品能力的分析、综合我们自己资源的投入和产出,还有非常重要的时间窗口……”
“我们有哪个环节是强的?”
“竞品已经走多远了?”
“这些你知道么?”
“更别说想要卖得好,甚至都跟产品好不好没有绝对因果关系!”
“超融合通常谁会买?如何招标?如何成单?你知道么?”
“这么小的客单价,我们的销售能够覆盖多少,你知道么?”
“为了完成业绩,我们的销售愿不愿意卖超融合,你知道么?”
这些问题,王霁无法回答。
他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