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赵春华的讲述,李诗意心里明白,这张大伟肯定是去南方淘金去了。
自从这两年政策放宽之后,有不少人趁着交通和信息的差异发家致富,也就是俗称的“倒爷”。
看来,赵春华的命运跟上辈子逐渐重合了。
上辈子,还要过两三年,她被逼得没办法了,才去街上做缝补浆洗的工作来养家糊口。
不过,这辈子她认识了自己,所以一离婚就想着来自己这里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找到活计。
这不巧了吗?她正想着请人来小饭馆帮忙呢,赵春华知根知底,可来得太是时候了!
“春华姐,不瞒你说,我这里正缺人呢,我平时忙不过来,但是要请外面的人我又不放心,你来的正好,这样吧,你来帮我看店,我给你发工资,一个月八十你看怎么样?”
“八八十?”
赵春华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张大伟一个月的工资也才四十块,李诗意居然给自己八十?
她担心李诗意是看她可怜才开这么多,忙摆手道:“八十也太多了,诗意,我们一家三口都要在你这吃住,你一个月给我开十五块就够了。”
在她看来,李诗意能收留自己母子三人,就是不给钱,她也心甘情愿,但是儿子还得读书,她只能厚着脸皮收点工资了。
李诗意笑了笑,拉着赵春华的手道:“春华姐,你就放心吧,你别看我这饭馆小,每天可是有的累呢,每个月八十,一点儿也不多。”
事情就这么定了,李诗意将赵春华母子安顿了下来,还将小宇兄弟也送进了一中,跟张小花和大妹一个学校。
有了赵春华的加入,他们总算松了口气,李诗意只负责提前一晚将包子馅儿调好,赵春华第二天早起包包子,打豆浆。
甚至白天的菜色,李诗意都将自己的小窍门教给她,渐渐的,赵春华做出的菜跟李诗意做的很难有人能吃出差别。
住院部有很多人都愿意在福满堂订餐,每次饭点的时候,赵春华忙不过来,小宇兄弟放学后还自告奋勇地帮母亲去给医院订餐的人送餐。
李诗意见状,灵机一动,又在店里推出满五块钱可配送上门的服务。
她面向社会招了很多小时工,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