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 第234章 出使辽国(1/3)
    第234章 出使辽国

    原本在既定的历史轨迹中,童贯于九月前往辽国,应走的是登州路线。

    可如今时移世易,登州已被梁山的姜齐牢牢占据,此路不通。

    童贯一行人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水路,从汴梁顺着黄河一路北上,抵达清州后,再转走陆路,朝着辽南京析津府进发。这一路行程颇为曲折,预计全程至少需要二十日之久。

    一路上,童贯内心的焦虑如影随形,几次三番地向郑允中谈及此行的目的,试图引起对方的重视,毕竟自己只是副使,其中很多外交场面,开口说话的只能是郑允中这个正使,若是双方有间隙,此行岂不白白浪费?

    然而,郑允中却始终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对童贯的话置若罔闻。

    “本官乃端明殿学士,官家近臣,持节出使,更是代表官家颜面!”郑允中脸上挂着轻蔑的笑容,目光挑衅地看着童贯,话语中满是不屑,“不知童景福,有何颜面?”

    童贯身为阉人,在那个时代,一直不被文人阶层所接纳。

    即便如今他已身居枢密院正印官,可在这些自诩清高的文人眼中,他不过是官家的家奴,一个曾经的景福殿看守使罢了。

    至于童贯所拥有的襄州观察使、检校司空、枢密使等诸多官职,在文人的价值体系里,远远比不上他们凭借两榜进士出身的正统,他们甚至认为,这些官职都不如那所谓的“脐下三寸肉”。

    童贯听了郑允中的话,双眼微微眯起,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但很快他便调整了情绪,呵呵笑道:“郑学士,你也知道某家出身景福宫,是内廷之人,郑学士自身为官逍遥,就不想想官家如今处境?难不成,郑学士忠心不在?”

    郑允中听了童贯的话,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他便恢复了镇定,冷笑道:“童贯,休要拿官家来压我。我郑允中对官家的忠心,日月可鉴。只是你身为枢密使,却未能为朝廷分忧,反而在此巧言令色,实在是有失体统。”

    “那满朝相公,坐视天下民变,便有了体统?”童贯怒目圆睁,情绪激动,声音如洪钟般响彻马车内部,直接反驳道,“梁山的民变谁惹出来的?芒砀山的宋江,谁惹出来的?西夏那边的乱子,又是谁惹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