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不是,哥们?我咋救了德皇 > 第173章 丘吉尔:我有一计(3/6)
喷出白沫。

    “该死!你们以为我会就这么乖乖一个人去死?!”

    弗伦奇在军中十分有名,他那暴躁的脾气,还极度记仇的性格不仅在英国军被许多人评价其为“疯子”,甚至在德军和比利时军等协约国的将领间也恶名远扬。

    当然,既然伦敦方面已经决定撤换他,他也没有办法拒绝,但要他一个人背负全部罪责,成为伊普尔惨败的唯一责任人,他绝不会答应。

    “也就是说,伊普尔战役的进攻完全是阿斯奎斯首相和基奇纳战争大臣的强烈要求下进行的?”

    “没错。而且从秋天开始,我军就一直面临弹药短缺的问题,阿斯奎斯和基奇纳却始终未能拿出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案。我不知向他们请求弹药增援多少次了!”

    “哼”

    “更何况,后来调查发现,就连政府为伊普尔战役提供的炮弹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竟然是劣质品!我们的英国远征军之所以失败,根本就是内阁的无能与不负责任造成的!”

    几天后,《泰晤士报》头版刊登了一篇对约翰·弗伦奇元帅的独家专访。

    文章内容指出,远征军从一开始就因炮弹短缺等问题,根本没有做好进攻准备,却被迫在内阁的强硬命令下发动攻势,而且使用的炮弹中大部分都是劣质品。

    当然,整篇采访中,弗伦奇的责任被他自己轻描淡写地带过,反倒是政府的失误被无限放大。但对于此刻的英国民众而言,他们关注的并不是败将的辩解,而是一个残酷的事实——

    他们的儿子们,在战场上连像样的炮弹都得不到,只因政府的愚蠢命令,便永远倒在了伊普尔。

    “我们的士兵竟然连足够的炮弹都没有,根本无法正常作战?!”

    “听说伊普尔战场上,发给他们的全是废品!”

    “解释清楚,首相阁下!”

    原本就因伊普尔战败而怒火中烧的舆论,如今彻底被弗伦奇元帅引爆的“炮弹危机(shell  crisis)”点燃,炸裂开来。

    这可不是西伯利亚的穷国俄罗斯,而是大英帝国!堂堂日不落帝国,竟然连前线的士兵都无法保证基本的炮弹供应,战局因此陷入劣势,世上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