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线的这边炮火连天,硝烟弥漫,而家属院儿里却是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原来,今天大家都收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部队决定要盖一所小学!
而且,更让人欣喜的是,初中以上学历的军嫂们都可以报名当老师,经过选拔后择优录取。
这个好消息犹如春风拂面,不仅让那些有孩子的军嫂们喜笑颜开,就连那些还没有孩子的军嫂们也都兴奋不已。
部队建设小学,这对于家属院儿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一方面,孩子们以后就不用再去市里住校上学了,这样既方便了家长接送,也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更多的家庭温暖;另一方面,这也为军嫂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就业机会,让她们能够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大家围在一起,乐呵呵地讨论着谁适合当老师。
有人说:“我觉得三营副营长家的小媳妇儿性子好,肯定能和孩子们打成一片。”
也有人说:“还是得看能力,像我家小姑子,以前就当过老师,肯定没问题。”
这时,陈玉英插嘴道:“性子好有啥用啊?就咱大院儿这些皮猴,我看就得找个严厉的老师来教。”
她家里有两个男娃,一个十岁,一个七岁,正是调皮捣蛋的年纪。每天,她都被这俩娃搞得焦头烂额,恨不得把棍子别在裤腰带上,可即便如此,还是管不住他们。
大家一想到平常家属院儿那些捣乱的孩子们,一个个纷纷点了点头。
“诶,我看柱子他娘就挺好的,平常把柱子教的也很懂礼貌,她要是当老师肯定能教好。”刘丹想到了张艳兰,笑着说道。
“是呢,柱子那孩子被艳兰教的是挺好的,我之前下雪天崴了脚,那小豆丁还搀扶我回家呢哈哈!身高都没我腿长的娃,扶我那个认真哟!”韩大娘想到柱子这孩子就打心里喜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张艳兰称赞有加。
这时候,站在人群中赵雪花冷傲的说:“我看你们都想的太多了,人家部队要求是初中以上学历的才能报名。她张艳兰还不知道上没上完小学呢!”
这话一出,大家都安静了下来,目光中多了几分担忧。就在众人有些沉默的时候,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