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着也得认啊,今天你大喜,我得来沾沾光。”
说着,伸手就抓床上的大枣和花生。
大姐二姐急忙拉住她的手,半拉半劝把她拉出堂屋。
那老太太不依不饶,“别拉我,我真是亲戚,血浓于水啊。”最后留下一句“改天再来串门”,才在众人的哄笑中离开张家。
王振华笑着道,“娘,这种人太多了,别跟他们生气。”
懂秋兰摆了摆手,小声道,“娘不生气,以前咱家穷得揭不开锅,亲戚都不跟咱家来往。现在倒好,阿猫阿狗都跑不出认亲戚,嘿嘿……”
说到这,董秋兰忍不住笑出声,笑着笑着,眼里就有了泪花。
现在的一切幸福生活,都源自于她在十三年前,收养了一个从河南逃荒的孤儿,这孤儿叫王振华。
王振华柔声道,“您别激动,也别在意那些亲戚。恨人有,笑人无,嫌你穷,怕你富,这是很多的亲戚的常态。”
一个小时后,张德志和董秋兰举行简单的结婚仪式,正式结为夫妻,吃瓜群众和宾客也纷纷离席。
董秋兰脱掉西装皮鞋,换上工厂工装,带着张家三闺女去厨房做大锅熬菜。
总共剩下十个亲戚朋友,每人两个杂面馒头,一碗狍子肉炖白菜,见到菜里的肉,众人的眼都绿了。
王振华又拿出一瓶金奖白兰地,平均分给努力操持婚事的他们。
这是张裕牌葡萄酒,五块钱一瓶,比茅台更贵,主要用于出口创外汇。
闻着香喷喷的酒,众人的脸都绿了。
服装厂书记刘正明赞道,“振华,还是你有本事,这可是五六块一瓶的酒。”
王振华微微一笑,现在是有钱没票,钱跟废纸差不多,所以花钱不心疼。
众人吃肉喝酒,个个红光满面。
张德志和董秋兰走到王振华跟前,张德志道,“振华,我跟你妈商量好了,让你姥爷、妹妹和小妹就住在俺家。”
董秋兰道,“孩子,给你姥爷养老,照顾你的弟弟妹妹,以及你的表弟表妹,都是我的责任。你以后啥都不要管了,要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