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白了他们一眼:“你们啊,还是太浅薄了。要知道,仅一个黑龙江,就有全国最多的金矿与石油资源。还有丰富的煤炭、铜、木材等资源,耕地面积也极大,黑土地颇为肥沃。”
“出了名儿的攥一把都能出油,插根筷子都能发芽。这么跟你们说吧,后世中原人口十四亿,东北,也就是咱龙兴之地就养活了至少七亿。”
多,多少人?
十四亿!
康熙跟诸皇子齐齐倒抽了口冷气,下意识地问了句:“那,那时候的人可还好?”
“有饭吃,有衣穿么?”
问完不等如意回答,他们自己就反应过来了。
人家都不收农业税,还反过来给农户补贴。更大搞全民九年义务教育,百姓哪里还有不丰衣足食的道理?
果不其然,如意含笑点头,给了他们个特别肯定的答案。
康熙呼吸都一滞。
随即他又重新开怀起来:“无妨,朕现在有皇额娘。也有玉米、土豆、红薯,还有朕命人培育的御田胭脂稻。再加上您那些个肥料方子,定也能让百姓温饱,渐渐丰衣足食的。”
“到时候咱大清也搞义务教育,满朝上下都是人才。”
前面还好,后面这句把如意都给干愣了:“你确定自己要搞的是教育,不是文字狱么?”
提起这个,康熙就想起了早些年的明史案。
咳咳。
他有些气弱,但仍然弱弱地为自己辩解着:“那时候朕还小,还远未登基。很多事情,都是辅政大臣商议后的结果。朕本人是不屑用那种手段的,甚至还有点鄙视。”
“再不会像朱元璋那样牵强附会。作则垂宪,垂子孙而作则,同一个则字,牵扯了两桩命案。硬说人家是讽刺他这个当皇帝的做过贼。睿性生知也不行,是讽刺他当过和尚的。最后连特殊的殊字都犯了禁,因为是说歹朱……”
大概是明离着清太近,相关资料多。
也可能他家皇考以崇祯报仇的名义入关,然后心疼大好河山不能无主为由替人家继承了天下心里始终发虚?
横竖鄙视起前朝来,康熙可有词儿了。
但不妨打脸来得巨快,好像龙卷风:“嗯,明史案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