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
“但按着以往堆肥习惯堆肥的,跟用了新法子、土化肥,施了底肥和追肥的还是有较大差距。”
如意一瞧,这哪是较大差距?
根本就是哥哥弟弟啊!
用了土化肥的比不用的高至少十厘米,秆粗壮,麦穗也大且长。
一边拔一个,搓开一瞧。
嗯,用了土化肥的籽粒也明显更饱满些,肉眼可见的产量会更高。
麦子是这样,稻子也是这样。
对比明显。
不用大阿哥特别介绍,肉眼就能瞧出来哪边是用了土化肥的,哪边是传统侍弄方法。
当然最可喜的还是土豆、红薯这两样。
那秧子爬得满沟满垄,远远看去好像给大地铺了两张深绿的的毯子。
随便摸一棵秧子薅起来,底下都能有大大小小七八甚至十几个土豆或者红薯。
大的有成年男子拳头大,小的也似鸡蛋。
拔一棵,都能引起一阵惊叹的程度。
尤其想着这土豆跟红薯虽早早传进了中原,但因为未纳入赋税,也少有人用良田种植。且种子没经过一代代专门培育,肥力亦不足等原因,种植不广,因而少有人知其味。
如意还建议康熙就在地头支了几个大锅,选些土豆红薯或蒸或煮,或炒或者炖地与民同乐。
既显示他这个皇上的亲民之心,也好好宣传一波土豆与红薯的好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人间攘攘,皆为利往。
如意相信,比起朝廷强硬摊牌,暴力宣传。闹得百姓明面敢怒不敢言,背地里却不肯好好侍弄,甚至偷偷丢了种子。
还是让他们看到产量,尝到味道,确定这个东西确实好了之后。
然后自己想法子,找路子地种上更具宣传效果。
且还不容易遭到抵抗。
“当然,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它有利可图。若在以往,赋税收实物的时候,直接纳入赋税便可。可现在都收银子,这招也就不灵了。所以,接下来就看皇帝你的了。”
“朕?”康熙疑惑地指了指自己。
如意笑着点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啊!楚王好细腰,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