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阴谋暗害皇太孙的“秘闻”。酒馆里的食客们,有的瞠目结舌,有的交头接耳,气氛热烈得如同炸开的锅。
与此同时,韩国公府内,一片庄严肃穆。庭院中,几株苍松翠柏静静伫立,投下大片阴影。
几个文官神色匆匆,围在李善长身边。李善长身为朝中重臣,平日里处事沉稳,此刻也眉头紧皱,神色凝重。
“李相,虽说这只是坊间传言,可空穴不来风啊。”一位文官忧心忡忡地说道,“您想想,秦王手中的权力有多大。
当年他仅凭一己之力,就屠戮了吕家满门,如此大事,陛下竟只关了他三日禁闭,足见其权势滔天。”
另一位文官附和道:“没错!秦王虽为社稷立下过功劳,可他生性嗜杀,手段狠辣。
如今他权势愈发膨胀,保不准哪天就会做出危及社稷的事。这次暗害皇太孙的传言,绝不能当作儿戏,得早做防范,否则必成大患。”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情绪愈发激动。
暮秋的午后,阳光透过韩国公府雕花的窗棂,洒下一片片金色的光影。议事厅内,气氛却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李善长端坐在雕花檀木椅上,双眼微闭,鹤发在微风中轻轻飘动,脸上的皱纹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和智慧。他面前的茶几上,一杯香茗早已没了热气,茶香却还在空气中若有若无地萦绕。
与他相对而坐的,是一群身着官服的文官。这些人神色各异,但都带着同样的急切和不满。他们有一个心照不宣的共同点——与秦王朱樉积怨已久,一直苦于没有机会扳倒他。
“李相,”率先打破沉默的,是户部侍郎林文渊。他微微前倾,脸上的神色十分郑重,“如今这谣言传得满城风雨,依我看,说不定并非空穴来风。
咱们不如一同进宫面圣,恳请陛下收回秦王的兵权,以免后患。”
李善长缓缓睁开双眼,目光如炬,扫视了一圈众人后,不紧不慢地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才开口道:“林侍郎,话虽如此,但仅凭市井流言,就仓促进宫进谏,万一有误,不但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引得陛下不悦。
依我看,还是先观望一阵,待事态明朗再说。”这番话,既没明确拒绝,也未表示赞同,透着官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