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当上两千石的大官,无一不是士族,杨修讨厌豪强是有道理的。
这种豪强以黄巾贼祸乱为借口,修筑坞堡,一边抵抗交税一边收拢流民,俨然是一股股自立的军事力量。
杨家能怎么办呢?司徒又没军队,怎么可能收得到税。
董顺明白了:“德祖邀我来,是想让我帮你收税。”
杨修道:“正是,但只有一家需要你帮忙。洛阳北郊有个豪强剧家,自称是战国时期燕国大将剧辛的后代,他的坞堡正处于你的管辖范围。”
杨修身子微微前倾:“你若是能成功,此事必将成为你部尉任上最辉煌的功劳!我们杨家绝对不会让有功之人受到亏待!”
董顺面色不变:“既然德祖对剧家早有图谋,以你的聪慧,想必有所准备吧?”
杨修笑了,拿出一块布帛:“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
那布帛上写着剧家的信息,还画着坞堡图样。
杨修又拿出一把环首刀,双手捧着送给董顺:“素卿新上任,部尉是个武官,这把百炼刀颇有杀气,正适合素卿的身份。”
董顺接过环首宝刀,这才道:“德祖放心,我必定尽力而为。”
杨修拱手道:“我等你好消息。”
董顺走到门口,又停住脚道:“你说我官寺人多眼杂,意思是我部下有人和剧家勾结?”
杨修笑道:“我可没这么说,只是谨慎一点而已。”
走出禅房,远远看到一位气质儒雅的僧人与人说话,想必就是支谦和尚。
“施主出对倒是有意思,文房四宝对什么?待小僧想想。”
董顺随口道:“文房四宝,对理堂丁珍。文对理,房对堂,一二三四对甲乙丙丁,宝对珍。”
马超睁圆了眼睛:“好工整啊!”
支谦和尚双手合十:“贫僧见过董施主。”
董顺奇道:“你认识我?”
支谦淡淡一笑:“只有董施主,才能这样理直气壮地胡说八道。”
董顺龇牙道:“怎么?你不服气?”
支谦和尚道:“文房四宝乃是学文必备,理堂丁珍又是什么东西?”
好家伙,你敢骂理塘王不是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