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科技革命,从1984开始 > 第142章 讲解工地建设要点(4/5)
,不管邮件是指定发给它的,还是群发的,都会照单全收。”

    按照这样的设定,当电脑 c 的一个客户端程序向用电脑 a 的编号向其发送数据时,如果数据在交换机这边是被广播出来的话,就如同在广场上用大喇叭播放通知,电脑 a 和电脑 b 都会成功接收到数据并显示出来。

    而如果数据是点对点传输的,即专门为电脑 a 定制的专属信息,就像一封贴上了特殊标签的加密信件,只有电脑 a 能接收并解读,电脑 b 则毫无察觉。

    秦奕以极快的速度验证了这个基本功能的正确性,紧接着,他又马不停蹄地当场调整了下客户端程序,让客户端在一定时间里持续不断地向服务端发送数据,就像一条日夜奔腾不息的河流,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数据的 “水流”。

    将程序修改并编译完成后,他在电脑 c 和电脑 d 中分别启动客户端程序,它们如同两个不知疲倦的快递员,开始向 a 和 b 发送数据。

    而 a 和 b 也像勤劳的收件员,一直能稳定地接收到来自电脑 c 和电脑 d 的数据。

    这个看似简单的实验,实则验证了以太网交换机相对传统网桥一个重大的进步能力。

    这个时候,网桥一般都是双端口网桥,即使偶尔出现四端口网桥,也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端口同时传输,通常情况下,一个网桥在同一时间只能在两个端口上传输数据,恰似一条狭窄的小巷路口,同一时刻只允许一辆小车勉强通过。

    而现在,张耀学研发的这个以太网交换机实现了四端口同时传输的能力,这就如同把狭窄的小巷拓宽成了四车道的主干道,大大增强了网络通信的能力,使得数据能够在多个端口间同时高效地流通。

    当然,秦奕心里也清楚,自己的这个实验并不算太严谨。

    他皱了皱眉头,对张耀学说道:“就算将两台电脑上设置了在相同时间同时发送信息,也不能保证真的是同时进行传输的。”

    要知道,多电脑之间的时钟精细同步即使在后来互联网相当发达的时候,也是一个需要一整个复杂软件系统来保证的事情,更何况是现在这个电脑基本都是依靠各自主板上的时钟电路来确定时间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