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科技革命,从1984开始 > 第189章 “微尘”浏览器和计算机网络标准(2/3)
豫地拒绝了秦奕的讨论建议。今日被这么多人夸赞,他自信心爆棚,满心觉得自己肯定能做出一份完美无缺的规划。

    秦奕思忖片刻,觉得自己确实也需要整理下思路,便笑着答应道:“行,那你就先做一份规划,我也做一份,到时候我们互相交流讨论,互通有无。”说罢,他打开 “灵犀” 表格,创建了一个名为 “计算机网络标准” 的文件。

    没错,秦奕决心从 “计算机网络标准” 入手,梳理设计整个网络应用生态。

    虽说此时漂亮国在 1969 年就已开始发展的 rfc 社区里,已经定义了不少网络相关的标准了,像是 tcp\/ip 和 dns 网络就已经有了对应的标准。

    但作为最终国际互联网主体的万维网,其相关构想直至 1989 年才会由欧罗巴核子研究组织的蒂姆伯纳斯 - 李提出,而直到 1991 年,这个网络才会向公众开放。

    在开放之后的短短数年,便有上百个国家加入,万维网成为真正的国际互联网。

    秦奕心想,如果自己能率先建立一个网络,制定相应的标准,并尽快吸引大规模的用户,那么华国便有可能成为制定国际互联网规则的主导者。

    如此一来,国内的相关生产商,无论是软件商还是硬件商,都能从中受益,相应的产业发展也会更加顺利。

    在秦奕眼中,前世万维网组织历经数十年沉淀所定义的众多标准里,有几项堪称网络世界的基石,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首当其冲的是超文本标记语言(htl)规范。它堪称网页构建的灵魂语言,承担着格式化和描述网页内容结构与样式的重任。借助 htl,文本、图像、链接等网页核心元素在浏览器中的呈现方式得以精准定义。

    从简单的段落、标题排版,到复杂的多媒体元素嵌入,htl 搭建起了网页的基本框架,使得各类客户端能够迅速解析并理解页面的内容层次与逻辑关系,成为网页诞生的摇篮与基础。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规范同样不可或缺。在广袤无垠的网络世界中,url 就如同精确的 “门牌号”,承担着标识和定位各类资源的关键使命。

    无论是网页、图片,还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