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杠子能吃的事情并没有保密多久,就像风一样从小石村传遍了整个遂宁县。
谁家都有几个想要真心帮助的亲戚。
一传十,十传百,青杠子经过蒸煮,能够去除毒素,成为能吃的粮食粉事情,迅速传遍了整个明夏。
实在是新皇帝的一个孝心,几乎把整个明夏的老百姓都坑进去了。
面临断粮的威胁,不管传言是真是假,老百姓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先试试。
青杠子不要钱,柴火不要钱,尝试一下的几乎没有成本,最多就是耽误半天的功夫。
冬季正农闲,老百姓多的是时间。
尝试的结果当然是喜人的,青杠子磨出来的粉能吃。
整个明夏的势力范围囊括了差不多大半西南地区,青杠树在西南地区又是极其常见的树木。
于是乎,明夏的底层老百姓家家都上山收集青杠子。
或许家中有存粮的老百姓会嫌弃青杠粉有一点苦涩的异味,但是,对大多数食不果腹的农户而言,能吃,吃不死人就已经是最大的福报了。
一时间,满山遍野的青杠树成了明夏老百姓的救命粮。
每一个有流水的地方,都浸泡着一袋袋、一筐筐的青杠子。
老百姓的家中,或多或少都堆积着一些青杠子。
粮食缸子里也存放着青杠粉。
青杠凉粉成了西南地区流传最广的吃食。
普通农户家里没有那么多调料可以用,但葱姜蒜这些山上野生野长的东西多多少少能找到一些。
没有酱油和醋,就用泡菜坛子里的老盐水和酸萝卜。添上一些野茱萸和野花椒,一碗麻辣咸香的青杠凉粉就成了。
这东西虽然看起来有点丑,但是,在填饱肚子和不好看之间,饥饿的人们果断的选择了前者。
有得吃就不错了,还提什么要求!
再怎么难看,吃青杠凉粉总比喝野菜汤舒服多了!
与青杠粉能吃一起传开的,还有葛根粉的消息。
后来某一天,小石村一个人家的亲家到来,感谢亲家把青杠子能吃的消息传给他们。
两亲家见面,有许多话说。
闲谈间,话题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