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心系百姓的情怀,在这朝堂之上,又有几人能做到?
“来人!”皇帝突然高声喊道,声音在殿内回荡。
“奴才在!”老太监连忙上前,恭敬地应答。
“朕明年要南巡,正好去见一见这位柳云舒。他心系百姓,造蜂窝煤有功,朕要重重嘉奖他。”皇帝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喜悦,仿佛已经看到了与柳云舒相见的场景。
“传朕旨意,拟一道圣旨。”皇帝微微坐直身子,神色庄重,开始口述圣旨内容: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青山县侯爵柳云舒,心怀苍生,情牵百姓。值此寒冬,百姓苦无暖物,柳云舒殚精竭虑,首创蜂窝煤,以解万民之寒。其价低廉,一文钱可得一组,一组含煤六块,且耐燃持久,实乃冬日取暖之佳品。此等善举,非心系天下者不能为也。
朕念其功,特立牌坊,以彰其德,使其美名传于后世;其爵位世袭罔替,福泽子孙;赏黄金百两,以表朕之嘉奖;赐上等布匹若干,以资其用。望柳云舒再接再厉,为朕之江山社稷,为天下百姓,再建功勋。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老太监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迅速将皇帝的旨意记录下来。待皇帝说完,他又重复了一遍,确认无误后,便匆匆退下,去安排圣旨的撰写和颁布事宜。
皇帝看着老太监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对柳云舒的期待。他深知,在这朝堂之上,不乏阿谀奉承之辈,真正能为百姓着想的人却少之又少。柳云舒的出现,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一个能为江山社稷带来新气象的希望。
皇帝又拿起那块蜂窝煤,仔细端详着。他想象着百姓们使用蜂窝煤时温暖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在青山县的另一处,有一群人正围聚在一个简陋的作坊里,他们的面前堆满了煤炭,地上还散落着一些制作失败的煤块,整个作坊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煤烟味。为首的是一个名叫赵福的中年男子,他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此刻正皱着眉头,盯着面前的煤炭,眼中满是不甘。
“都给我加把劲!不就是个蜂窝煤吗?柳云舒能做出来,咱们怎么就做不出来?”赵福扯着嗓子喊道,声音在作坊里回荡。
众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