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创新引发了全球企业的关注,现场就有七家跨国公司提出合作意向。回国后,他又推动成立了\"亚太绿色技术联盟\",将中国的环保经验分享给更多发展中国家。
推广过程中,李阳特别注重与公众的互动。企业发起\"我为环保献一策\"活动,收到来自全球的12万条建议。一位中学生提出的\"用游戏积分兑换环保设备试用\"的创意被采纳后,企业开发出\"绿色星球\"app,用户通过低碳行为积累积分,可兑换智能垃圾分类助手等产品。这个举措让环保理念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
随着影响力的扩大,企业获得了更多资源倾斜。政府将其列为环保示范单位,给予税收优惠和项目补贴;高校主动提出共建碳中和联合实验室;甚至连时尚品牌都找上门,希望合作推出环保联名款智能设备。这些跨界合作,让环保成果突破了行业边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年度总结大会上,李阳展示了一组亮眼的数据:品牌搜索指数增长320,环保相关的合作项目达到47个,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减少碳排放超百万吨。但他的发言充满忧患意识:\"当环保从竞争优势变成行业标配,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大屏幕上,新的计划徐徐展开——在北极圈建立极地环保实验室,探索极端环境下的绿色技术突破。
散会后,李阳漫步在厂区的生态花园。这里的每一块地砖都是用生产废料压制而成,池塘里的锦鲤游弋在净化后的水流中。手机突然收到消息,某非洲国家邀请企业参与当地的环保智慧城市建设。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生产线,他知道,这场关于环保的推广,早已超越了企业宣传的范畴,正在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