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深秋的傍晚,集团总部地下三层的珍藏室内,恒温系统发出轻微嗡鸣。李阳用指纹解锁密码门,厚重的金属门缓缓开启,尘封的时光裹挟着老式电子元件特有的气味扑面而来。他的目光掠过陈列架上的第一代电路板、缠绕着胶布的实验原型机,最终停在玻璃展柜中央——那台覆着防尘罩的长城0520ch计算机,外壳边缘磨损出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明天的会议,就用它开场。\"李阳对着随行的助理轻声说,指尖拂过罩布边缘泛黄的折痕。三十年前,他和创业伙伴们曾在这台机器前熬过无数个通宵,显示器幽蓝的光映照着他们年轻而坚毅的脸庞。
次日清晨,创新中心的环形会议室内座无虚席。李阳掀开防尘罩的瞬间,镁光灯骤然亮起,照亮计算机表面斑驳的划痕和褪色的标签。\"这不是一台普通的计算机,\"他的声音在空旷的空间里回荡,\"1991年,我们花了半年利润将它从德国运回来,那时财务部的同事甚至担心它会吃掉整个公司的现金流。\"
大屏幕突然亮起,黑白影像重现了1992年的车间:年轻的工程师们围着自主研发的第一条自动化生产线,有人举着扳手欢呼,有人在笔记本上飞速记录数据,李阳穿着沾满油污的工装,正在调试机械臂的抓取精度。\"当时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借鉴,\"他指着画面里布满补丁的工装,\"但就是凭着这股子闯劲,硬是把设备故障率从45降到了9。\"
影像切换至1995年的深夜,狭小的办公室里挤满了敲代码的年轻人,李晓然那时还是个扎马尾的实习生,正踮着脚往饮水机里续水。\"这是我们电商平台的第一行代码诞生现场,\"李阳的语调不自觉变得柔和,\"记得当时服务器崩溃了七次,我们就守在机房吃了七天泡面。\"画面里突然爆出的欢呼声中,一行绿色代码在屏幕上缓缓浮现,宛如划破黑夜的第一缕曙光。
当1998年环保专利发布会的影像出现时,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寂静。画面里,李阳站在简陋的讲台上,身后是用投影仪投出的模糊ppt:\"这张图里的数据,是老张带着团队在排污口连续监测了三个月得来的。\"他望向坐在前排的老张,对方鬓角已染霜雪,\"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觉得环保就是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