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29章、夜宴(4/5)
我也长见识了。”倪元璐也是饿坏了,也不客气,朝酒桌上的珍肴直接动手。

    “怎么可能?”

    “几十个人绕着太掖池一起跑,只看谁跑得快。要争名次啊,开始领先的最后都不行。有个三次领先的,被后来者超越,一时控制不住,直挺挺的就栽倒了,可把我们吓坏了。还有个估计是实在不行,坚持不住,只看他跑着跑着晃两下就倒了。就算是跑完的,也没个人好,一个个口吐白沫,太吓人了。幸亏陛下来晚了,要是看到他们刚跑完那样子,不知道多失望。估计今天回去后,不少人得大病一场。”

    “那决出名次没有?”

    “没有。陛下要亲自看他们的策对,还没结果。”

    “陛下看得懂吗?”钱谦益笑问。

    “陛下神人也,自有决断。”倪元璐自然维护他的小皇帝。

    “不知策问谁拟的题?来阁老吗?”钱谦益也自然不会争辨,转移话题。

    “陛下亲拟,三道题,任选一道。”倪元璐随即展示了他的好记性。

    “朕闻《孙子》云:‘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昔李牧守边,赵王数诏不应,终破匈奴;岳飞北伐,十二金牌遽返,功败垂成。今问诸生:

    为将者,何以辨君命之当受与不当受?

    若遇庙堂掣肘而战机稍纵,当何以自处?

    更欲闻:君权与将略,何以相济而不相害?”

    “昔周有六军,卫社稷而安黎庶;汉设羽林,守宫禁以镇四方。朕观《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今问诸生:

    军之为盾,所护者三——护国、护民、护道,三者孰重?

    若边患骤起而民变并发,当先剿外虏抑或平内乱?

    更欲闻:养兵百万,岁糜巨帑,何以使军不蠹国而实为干城?”

    “昔周公吐哺,兼文武以安天下;诸葛治蜀,统军政而抚南夷。然自唐开武举,宋崇文治,将相渐分二途。朕览《六韬》有言:‘圣人将动,必有愚色。’今问诸生:

    文武分途,其弊在制度抑或时势?

    若欲复出将入相之古风,当革科举之弊,抑或变军制之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