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114章、窥天神镜(2/4)
瑞图张阁老,那可是帝师。只要张阁老在皇帝面前提起过自己的名字,自己又给皇帝留下个好印象,那么一部尚书也不是不可求。要知道,小皇帝可是能甩开内阁直接任命尚书的强硬小皇帝。

    一身蟒袍的田维章出来传他了,王家祯深吸一口气进到房间,只恍惚看见上首坐的龙袍小孩就大礼参拜。

    “臣户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督通州漕粮储运王家祯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慈炅已经被皇帝出巡的大礼节和大明官员的办事效率折腾了一天,精神有些不济。

    “平身,王卿请坐。”

    王家祯起身,心中窃喜,有座。抬头时才看清屋中还有徐光启和周登道,又躬身施礼,才小心的在旁边空出的一张椅子上搭了半边屁股。

    “王卿,朕刚刚看过仓储数据,南仓空的就不说了。西仓和中仓加起来还不到60万石,如果朕没有记错,北京月耗二十五万石,辽东、蓟镇、宣府月调八万三千石。也就是说,你这里的粮食只够一个多月?”

    朱慈炅还记得宫中数据,永乐年间通州一仓之储就高达一百余万石,通州三仓设计是三百五十万石,便是万历年间也有二百六十万石的记录。

    这个差别太吓人了,让朱慈炅竟然想到了这是不是李自成切断漕运后的数据,脊背都有些发凉。

    王家祯喉结微动,信心满满,小皇帝问数据,一知半解的。当即开口解释:

    “陛下,北京月耗二十五万石实际耗不了这么多的,主要是官员俸禄消耗,这与实际消耗是有多余的。便是发二十万石除了官员不满,诸王勋贵着急,实际也没有问题。另外上个月臣这边是发的三十万石,宝源收走了部分,北京也还有仓储,半年内是绝对安全的。”

    朱慈炅闻言稍微放心,这个王家祯不错,知道虚耗数据与实际数据是有区别的,但是你这不到60万的贮备是不是还是太少了点?朱慈炅皱着小眉头听他继续说。

    “臣这边现在只有五十多万石,主要是熊侍郎带了一部分去辽东,孙阁老又带了一部分去陕西。不过内阁在南方以银换粮已经结束,后续漕粮会源源不断的送到,并没有问题。因为陛下南巡,漕粮起运要晚些时候。不过,臣听闻清江浦那边的漕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