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些年张士诚虽然屡次受挫,但是实力未衰,应该乘机而入,见机行事,不宜着急。
大将军徐达则认为:张氏骄横暴殄,所任用的将领如李伯升、吕珍之徒只知享受富贵,目光短浅。
朝中又有黄、蔡、叶这些迂腐之辈主政。
我军挟主上威势,率精锐之兵,三吴之地必可立破。
朱元璋非常赞同徐达的观点,夸奖道。
“众人皆局限于所见,唯有将军与吾意相合。”
该年八月,朱元璋于是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兵二十万,讨伐张士诚。
临行前,朱元璋问常遇春出兵之后将会如何做。
常遇春答道。
“率军直捣苏州,苏州既下,其余诸府县必然望风而降!”
朱元璋则是回答道。
“不然,张士诚起于盐贩,与张天骐、潘原明之辈皆强硬之徒,互为手足。”
“大军攻打苏州,天骐等人担心自己同样被灭,一定会全力救援!”
“你们先攻打湖州,使张士诚疲于奔命。剪除羽翼,然后再移师苏州,必能成功!”
十一月,徐达、常遇春按照朱元璋的要求,先后将湖州、嘉兴、杭州、绍兴等地占领,苏州城逐渐成为一座孤城。
围城为主、攻城为辅,这是朱元璋确立的攻城战略。
等徐达率领众将来到苏州城下,便开始排兵布阵。
常遇春镇守虎丘,郭子兴镇守娄门,华云龙镇守胥门,王弼镇守阊门,汤和守备盘门,张温守备西门,康茂才守备北门,耿炳文负责城东北,仇成负责城西南,何文辉负责城西北,徐达自己则负责阊门。